《法国号》教案

时间:2025-11-24 15:15:10
《法国号》教案

《法国号》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国号》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国号》教案1

教学资料:

学唱歌曲《法国号》

音乐知识:法国号、四三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法国号,明白它的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它的音色。

2、进一步巩固熟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学会歌曲《法国号》,并能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演唱歌曲的自信,学习小主人公刻苦练习乐器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初步的器乐合奏潜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潜力。

教学重点:

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

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法国号的音色。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感受三拍子音乐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你熟悉么?放《小白船》音乐。我们随着音乐做一做动作。

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

2、熟悉歌曲旋律

我们再听一首曲子,听一听是几拍子?(教师播放歌曲《法国号》的录音带)

出示四三拍节奏图例。

34

●○○

四三拍强弱弱(师: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教师边讲边做动作)

1=C

34

533|533|323|4——|

●○○●○○●○○●○○

你们能听着这美妙的音乐将其节奏打出来吗?好,一齐来。(教师播放《法国号》录音带)

这么美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轻声用“lu”哼唱旋律。

二、学唱歌曲

1、了解歌曲资料

同学们刚刚听的这一首歌曲中唱了什么?(播放歌曲《法国号》)

我们这天就来学习这首歌曲《法国号》。(出示《法国号》第一声部歌单。同时出示“法国号”图片)

2、介绍法国号

“法国号”又叫“圆号”,是一种中音铜管乐器。它的音域较宽,音色圆润柔和,演奏时能发出庄严、宏伟的声音。是交响乐队中运用最广的乐器。

3、熟读歌词

我们来轻声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

请大家随着音乐试唱歌曲。

再来一遍。

全体起立,边唱边打节奏。

大家拿出打击乐器,边唱边打。

请坐,我们来个接龙游戏,我唱上一句,你们接下一句。

请跟老师一齐随音乐跳一支舞吧。

哪个小组先来表演。

三、小结下课

师:老师十分高兴和同学们一齐度过一段完美快乐的音乐时光,感谢同学们,感谢大家的合作!同学们,再见!

《法国号》教案2

教学资料:

1、音乐知识:法国号.四三拍。

2、学唱歌曲《法国号》。

教学目标:

1、透过学唱《法国号》了解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学唱《法国号》这首歌曲,并学习用浑厚而又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透过创编鼓励音乐创造,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四三拍的律动变化。

2、歌曲创编。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小熊和洋娃娃的图片。

以快乐节拍为导入点,分辨并学习两拍子、三拍子。

2、学生边拍节奏边唱《快乐的`哆来咪》、《布娃娃弹琴》,加深四二、四三拍的印象。

3、出示四二拍、四三拍的节奏课件,师生用拍手、拍肩等各种形式表现。

二、教唱《法国号》

1、故事情节导入。

2、猜乐器,认识“法国号”。

3、初听歌曲,学生回答问题。

4、再次聆听,根据节奏读歌词。

5、教师范唱。

6、学生试唱。

7、处理歌曲。

注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嗡巴巴”要唱得有弹性,其它歌词唱得连贯优美。最后一句要用自豪的情绪唱出。

8、老师和学生合作,有感情.完整的表演歌曲。

三、编创活动

1、引导学生把喜欢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创编到《法国号》的歌曲中。

2、把《法国号》换成二拍子,引导学生唱出来。

四、舞蹈律动

1、学生齐起立,模仿法国号演奏姿势的律动。

2、学习三拍子的基本舞步。

3、到达舞会现场,师生起立自由站好,跟随音乐选取自己喜欢的舞步进行跳舞。

五、拓展:

欣赏由法国号演奏的乐曲,感受法国号音色,开拓学生视野。

六、小结:

音乐带给我们的是欢乐,同学们表现得很好,让我们回家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齐分享我们这天的快乐,下课!

《法国号》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并能用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2、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法国号》,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掌握四

三拍的强弱规律。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 学习简单的三拍子舞蹈律动并配合歌曲《法国号》背唱。

3、听乐器音响,改编歌曲。

4、简单了解法国号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表现《法国号》。

2、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了解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2、用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法国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法国号(圆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随《法国号》伴奏音乐引导 ……此处隐藏15581个字……)的《法国号》,完整欣赏,随老师划出旋律线

2、再次欣赏一遍师:站起来,我们再次欣赏一遍歌曲,伸出你的右手划出你的感觉。

结束语:我们的小音乐家们,最后,让我们唱起法国号,结束我们今天快乐的音乐之旅吧!(播放《法国号》)

《法国号》教案15

教学内容:

1、唱 《法国号》

2、认识 铜管乐器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生活、歌曲中的圆,认识“圆”的吩咐含义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2、认识法国号,学习用富有弹性或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法国号》,同时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3、认识铜管乐器,知道它们的名字,能模仿它们的演奏姿势。

教材分析:

法国号又称圆号。《法国号》是一首节奏规整、圆舞曲风格的法国名歌。F大调、三四拍,歌曲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轻快跳跃和优美舒展的旋律交替进行,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法国号的喜爱、夸赞。在演唱歌曲时,模拟号声“嗡巴巴”从闭口到张口吐字要清晰富有弹性、不宜过重。最后一句分解和弦要认真聆听的基础上尽量准确地演唱。

教学目的:

1、认识法国号,学习用富有弹性或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法国号》。

2、通过学唱歌曲《法国号》,感受三拍字的特点。

3、通过探索生活、乐队中的圆,认识“圆”的丰富含义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感受(看――说――听――做)

1、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学习《美丽的圆》。说到圆,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太阳、月亮等等,这些东西都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圆形的东西。 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知道它是什么吗?老师告诉你们,它呀是一件乐器,名字叫做“圆号”。

2、摸一摸。老师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指一指,看看圆号身上哪些部分是圆的?这个部分叫做“号嘴”、这个部分呢叫做“号口”、中间这部分就是“号身”。(生指到各个部位,师依次进行介绍)

3、师介绍圆号的形成过程。

这件乐器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那时侯人们靠打猎为生,在遇到动物的时候,需要求助于其他人员,那时侯,通讯设备可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有手机、小灵通……人们用声音来传递信息,他们用牛、羊等兽角做成可以发出声音的器具。在17世纪,人们用两米多的黄铜管盘成的圆形号角, 用31种特定的号声,来描绘所见到的动物种类,大小和颜色。你们看,这就是圆号最初的样子。(多媒体出示图片)后来,为了让圆号的声音更为丰富,人们又进行了几次变革。你们看,这是后来变革之后圆号的样子。直到20世纪,圆号才演变成这个样子。(师高举圆号)老师讲了这么多,你想不想听听圆号的声音呢?老师就来吹一吹,小朋友们听一下,圆号的声音怎样?同时,看一看老师的演奏姿势是怎么样?

2、师吹奏《法国号》

4、师:谁来说说圆号的声音怎样?恩,圆号的声音很圆润,有种神秘的色彩。那,老师吹奏的时候姿势是怎么样的呢?老师的左手怎样放的?右手呢?

5、师请小朋友模仿圆号演奏姿势。

6、集体徒手模仿。请学生想象手中仿佛捧着一个圆号,师播放《法国号》音乐,集体随三拍子的韵律进行律动。

设计意图:在认识法国号这个教学环节上,我出示实物,通过“看――摸――听――说――奏”的形式,让学生真切得了解了法国号的形状、大小、声音、演奏姿势等,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法国号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避免了一味枯燥的灌输式讲述,同时采用了体态律动教学法。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小圆号演奏员――手捧圆号,随音乐进行律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捧、摇、晃等有节奏的动作,与听、视潜移默化地结合,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实际上是为学生开放了多个感官通道,充分发挥了“通感”“联觉”的作用,这比只开放一个听或看感知通道效果要好得多。

二、体验――新歌学习

1、导入:小朋友们,老师啊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圆号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法国号”。老师这儿有一首法国号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的时候,仔细观察曲谱,看一看这首歌谱是几拍的?找找哪些乐句是相同的?

2、动作表示三拍子。(拍手、拍肩)

3、请学生随琴声一起来做一做。

4、学生创编动作表示三拍子,并随琴声做一做。

5、师分乐句弹奏,生分乐句学唱歌曲。

6、集体随琴声哼唱全曲。

7、生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在演唱“嗡巴巴”时。声音要断开,富有弹性。其它部分的声音要连贯,象潺潺的河水,唱足二分音符的时值。

8、师有感情地按要求范唱。

9、生“手捧圆号”按要求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教唱新歌,引导学生分析乐句、节奏,并用动作来表示三拍子,让学生体会三拍子的韵律。通过哼唱、模仿圆号的演奏姿势进行歌表演,用不同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高潮,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三、拓展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圆圆的法国号在乐队中可少不了它?你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管乐队在演奏乐曲,你们找找看,有没有圆号?除了圆号,你们还认识哪些乐器?(播放管乐队演奏录象)

2、师依次介绍其它乐器,告知学生乐器的名字。

简单说一说乐器身上的圆。要求学生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黑管、长笛、小号、中音号……)

四、创造

1、猜谜:师模仿一种乐器的演奏姿势,用《法国号》的旋律唱出谜面,请小朋友也用《法国号啊》的旋律唱出谜底。

师:笛嘟嘟、笛嘟嘟,谁在唱歌, 生:笛嘟嘟、笛嘟嘟,谁在唱歌,

笛嘟嘟、笛嘟嘟,每天这样, 笛嘟嘟、笛嘟嘟,每天这样,

笛嘟嘟、笛嘟嘟,谁在唱歌, 笛嘟嘟、笛嘟嘟,谁在唱歌,

那就要请你来猜一猜。 那就是我的长笛。

…… ……

2、组建小乐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师按照乐队的排列,把全班同学组成管乐队,请学生按照各自乐器的演奏姿势,吹奏《法国号》。

设计意图:利用学校管乐队现有的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初步了解乐队的组合、乐器的名字,从而在音乐课中渗透知识性的特点,让学生在较大的范围内接受与音乐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教师演唱谜面,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创编歌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启到一个很好的作用。最后,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组成铜管乐队,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乐队的组合排列情况,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音乐课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中结束。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在铜管乐队中,到处可见美丽的圆,这些美丽的圆,给我们带来了婉转、悦耳的声音。不管在乐队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这美丽的圆,让我们记住今天我们学习的――美丽的圆。

《《法国号》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