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诗歌《吹泡泡》

时间:2025-11-22 08:48:08
中班语言教案:诗歌《吹泡泡》

中班语言教案:诗歌《吹泡泡》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诗歌《吹泡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语言及画面,掌握诗歌内容,知道诗歌中两个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2、体验诗歌的柔美,充满童趣的情感基调。

3、寻找观察泡泡,并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合作仿编。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吹泡泡的游戏吗?

2、教师:我们吹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幼儿:圆圆的,有大,有小)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泡泡,和刚才吹的泡泡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

二、出示图片,学习诗歌

1、出示星星

(1)这是什么泡泡?(2)星星会是谁吹的泡泡?为什么?请你们听一听(教师示范念)。

幼儿回答后集体学念。

1、出示露珠

教师提问:(1)这是什么泡泡?(2)露珠又是谁吹的泡泡?

(3)为什么说露珠是小草吹的泡泡?(教师示范念)

幼儿集体学念。

1、同时出示葡萄和藤儿

教师提问:(1)看一看,它们是谁吹的泡泡什么关系?为什么?(2)为什么说葡萄是藤儿吹出的泡泡?(3)藤儿还会吹出哪些泡泡?(西瓜、南瓜、冬瓜、葫芦)

师生共同念上面三句。

1、出示音符和笑脸图片引出“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一串串欢笑”。

2、完整学念诗歌。

三、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1、咦?老师的椅子底下也有一个泡泡,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出示桃子图片)桃子泡泡可能是谁吹的呢?

2、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泡泡,请你们去找一找,折哦到后告诉我,看看你找到的是什么泡泡?(幼儿自由选择周围的“泡泡”,如:小蝌蚪、花朵、白云、贝壳、树叶等)说一说,编一编。

《中班语言教案:诗歌《吹泡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