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教师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师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师随笔1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成了教师家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互动过程中的说话方式,直接影响到与家长联系的成功与否,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收到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因此,要与家长和谐互动,幼儿教师必须灵活的运用语言。在经过多年的工作我悟出了一点经验:
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只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谈。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应该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家长,微笑服务,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老师对孩子要怀有无比关怀之心,要为孩子成长而喜,为孩子进步而荣,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觉得你和他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这样家长也一定能敞开心扉接纳我们。谈话要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只有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建议,才能赢得家长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合作就会非常愉快,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我们都是为了孩子的明天。
一、语言要有艺术性
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因为这样有利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家长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对于自己孩子的“感觉”非常好。其实,再好的孩子也会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孩子也会有闪光点,对孩子的评价要客观,不要把孩子说得无可挑剔,那样会使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也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忌用否定的言词,切忌告状式,那样会引起家长反感,有的家长甚至能无理取闹。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在与家长互动过程中,教师要讲究语言交流的一般技巧:
1.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注意态度要平和。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比如某某抓了小朋友的脸,教师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告状说:“今天某某又抓人了。”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说不定他会回你一句: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怎么教育的?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我摸着某某的头微笑地对家长说;“某某今天画画很认真,作品得到大家的表扬,进步非常大。但是有时会攻击小朋友,这不,今天她抓人了。”然后我会趁机提出:“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同步教育孩子,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我这种谈话方式,家长很乐意地接受,并领着孩子一起去向小伙伴道歉。
2.教师应尽可能地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我们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谈孩子在园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另外,我们可以针对本班情况及时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谊活动、召开家长会等等。让家长集体感受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教师的儿童化语言。有时临时利用接孩子的机会召开短时的家长会,及时处理一些共性的问题。
二、善倾听,巧引导
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叙述,倾听家长讲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不要随便打断、反对家长的讲话。教师越表现出乐于倾听,与家长分享孩子的信息,家长就越愿意与之交流。在交往过程中,尽量少运用命令、警告、责备、劝告和教训的语气,避免使用伤害家长情感的语言,尽可能多地使用倾听、解释、陈述的'技巧。当家长说完后,教师方可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
三、要学会感谢
通过沟通之后,一座心与心的桥梁已悄然出现在师生和家长之间。在与家长交流的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家长的建议给予肯定、对家长的配合给予感谢。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
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提升与家长沟通工作的能力,我们还应该多思考、勤总结,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灵活运用,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长的满意和信任,从而使我们的工作得到更多家长的良好评价。
总之,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幼儿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多报喜,巧报忧”,那么大事就会化小,小事就会化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沟通、交流、合作中,家园共育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潜能,幼儿在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幼儿园小班教师随笔2按理说,小班的学生不应该留作业的。但是小鱼哥哥却喜欢给孩子们留作业,当然并不是真的要让孩子们去写作业,而是一些灵活多变的,让孩子更偏向于思考和动手的作业。
一般小鱼哥哥给小朋友留的作业,都是与父母有关,或者是和家庭有关的。小朋友们也非常乐意,因为这样的作业是给他们与父母,与家庭紧密接触的一个机会。对于小朋友来讲,他们更乐意去做这件事情,而且第二天上学,都会很开心地主动和老师交流他们做作业的情况,对于促进和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来讲,有极重要的意义。
那么到底如何给小班的.学生留作业呢?
动手方面的小班小朋友作业,小鱼哥哥一般是建议小朋友们回家可以自己脱衣服,自己盖被子,自己主动上床睡觉,或者是帮助妈妈收拾饭桌等等。这些小事,看似无意义,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讲,是极好的。小朋友通过做这些事情,能提高个人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能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而语言方面,也就是与父母的亲子上,一般小鱼哥哥给孩子们留的作业,就是让小朋友回家给父母讲一下自己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把听到的故事再讲给父母听,或者是让父母给孩子教会一个新字,听懂一个新故事等等。这个过程,孩子们参与的比较好,但是家长的配合度不是太高,因为有些家长太忙了。
通过我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给孩子们留的作业,孩子们完成的都特别好。尤其是第二天上学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讲他们头天的作业情况,老师是十分幸福的。
幼儿园小班教师随笔3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在组织幼儿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教学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坐姿各异,但教师却容易忽视这些现象未能抓住这些偶然事件开展随机教育,从而错过了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建立起了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各种随机教育的机会,并加以 ……此处隐藏4383个字……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老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这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而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宝宝。特别是对于刚入园哭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幼儿情绪安定下来,再慢慢引导幼儿培养其规矩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如:宝宝的饭量,挑食情况;宝宝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与家长交流,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都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的建议,让家长很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
总之,作为小班教师必须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宝宝得到更周到、更细心的照顾,让每位宝宝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
幼儿园小班教师随笔12煊煊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每次上课不光自己不好好听讲,还会去打扰别的小朋友,不管上课、入厕、喝水……都在告煊煊的状,我也曾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是效果都不太好,也一直没有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这天,我正在上课,嗓子忽然哑了,我让班级老师看着,我去卫生间咳了咳,从卫生间出来时我看见煊煊正拿着我的水杯等着我,看到我出来,立马把水杯递给我说:“老师,你嗓子哑了,要多喝水,注意保护嗓子。”听到煊煊的话我一时竟不知如何说,我没想到这些话竟然会是从“小淘气”的嘴里说出来的,原来煊煊也会这么暖心,我放下水杯,蹲下来抱着煊煊说:“煊煊,你真的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心疼老师,你要是在平时和小朋友能友好相处会更好,老师相信,不管是小朋友还是老师都愿意和你做朋友,和你一起玩”。煊煊听完我的话,我能从煊煊的眼神里看到高兴、自信。从这件事也让我明白,只要我们对孩子从多方面观察,就能发现孩子身上不一样的`闪光点。
评语:在孩子的身上有闪光的一面,我们就去发现和感受。当幼儿出现问题时,要拉进彼此的距离,耐心教育,使其感受到老师既严厉又和蔼,既宽松又坚持,在角色转换中引导玩儿成长。
幼儿园小班教师随笔13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如:孩子的饭量,挑食情况;孩子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常常与家长交流,将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更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幼儿园小班教师随笔14现在很多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其实,幼儿在幼儿园入睡困难除了他们睡眠时间、睡眠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外,还有可能是爸爸妈妈的错误教育方式造成的。午睡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
睡眠可以缓解大脑的缺氧状态,当人感到疲劳时,很自然就会产生睡眠的要求,但强迫孩子睡觉,往往适得其反。凭借多年幼儿园的教学经验:新入幼儿园的孩子中午总爱是用双眼睛窥探周围,凝视老师,我会常常在他的床前停一下,给他一个温柔的微笑,孩子会感到十分亲切,可以增加安全感。反复几次,孩子便能安静入睡。对离开亲人、对环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新入园胆小孩子,老师亲切慈祥的笑脸足以给孩子带来安慰。
就拿我班的徐砚灵小朋友来说,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她总是不肯午睡,一到中午就会哭闹着要妈妈,我也从她家长口中知道平时午睡她妈妈都会抱着她陪在她身边,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只有妈妈陪着她她才会午睡的习惯。了解到这一点,我开始主动的与她沟通,每当午睡的.时候我会陪在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而她就喜欢来抱着我,这时候我也会很配合的去抱着她,这样慢慢的她开始越睡越安稳也愿意睡觉了,对我也越发的亲近了。其实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过大多在我悉心的陪同下,一个个都可以美美的睡上一个好的午觉。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更加确信只要用真心去对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孩子。
幼儿园小班教师随笔15每个孩子都喜欢玩积木,可每个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把积木扔到地上,有的小朋友甚至在地上踩来踩去而若无其事。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地吼道:“小朋友们请把地上的积木捡起来好吗?”,尽管如此大声地吼,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也就是那几个胆小的孩子会很不情愿地从地上捡起一块积木而已。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在学前教育网上看到一篇《凳子也会痛》的.文章,文章里说了关于小朋友们不爱惜小凳子的事情,作者用小凳子的口吻说:“请小朋友们好好爱惜我,你们整天使劲拖我,我会痛的”孩子们听后就完全该变了对小凳子的态度。我就想:“我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呀!”。
今天和往常一样孩子玩着手中的积木,那几块躺在地上的积木时不时地被踩上几下,我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做了一个“嘘”的手势,孩子们立刻注视着我,我就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你们听见了吗?”孩子疑惑地摇了摇头,我接着说:“我听见积木在哭呢?他们还说不愿意和你们做朋友了,因为你们经常把它们扔到地上,你说你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立刻就弯下腰去捡积木了。笑笑小朋友还对着被捡起来的积木说:“不要哭了啊”。
其实,教育孩子就是需要我们多用心的,如果一个方法不起作用就要换种方发,当你改变方式之后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