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05 04:30:09
语文教案【推荐】

语文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导问: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

预设: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

预设: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化音是我们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过渡: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快打开书来读一读吧!

(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提出自学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宝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下面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shǔbùqīnɡyúncǎibànkònɡwèndádàonǎrdìfɑnɡ2-1-c-n-j-y

数不清云彩半空问答到哪儿地方

méiyǒuɡènɡhǎolǜsèzhǎnɡchū

没有更好绿色长出

2.小组比赛,“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字宝宝吧!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数”“彩”,认识新偏旁“彡”。

(1)导学:瞧这些雨点儿,它们下得多欢快呀!沙沙沙,沙沙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雨点儿是从哪里来吗?你能用文中的话回答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学习生字“数”。

①导问:这一滴一滴的雨点儿飘落下来,数得清吗?

②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齐读。

③认识“数”,拼读。

④说一说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预设:在数学书上。“数”是一个多音字。

⑤请小老师领读词语“数不清、数学”。

(4)教学“彩”。

①导问: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

②记字形: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这个字。

③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云彩”。

④认识新偏旁“彡”,说一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彡”的字。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4.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1)过渡:雨点儿飘呀飘,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请你自由地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说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一名同学来当小雨点儿,一名同学来当大雨点儿。男女生配合读。

(4)导学:在这一部分中藏着几个生字宝宝,你找到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预设:

半: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空:穴+工=空,认识新偏旁“穴”,表示洞穴。

问: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也可以用字族识字法,区分“问-闪-闻”。

到: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组词:到处、到来。认识新偏旁“刂”。方:谜语“一万点”。

没:联系生活实际记忆或说反义词识字:没—有。

5.学习第5自然段,认识生字“更、绿、出、长”。

(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大雨点儿,小雨点儿都去了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久——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绿”,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字?(红和绿)认读“绿”。

(4)学习“更”,组词:更大、更多。

(5)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3、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入手,以读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弄清“意外”包含哪些方面

……此处隐藏12271个字……体会姐姐的痛苦。

(2)谈话促读,你回去从家人那了解到缠足是怎么回事吗?抽讲,老师补充(用4到5米长的布条,把5个脚指头捆绑在一起,好长时间都不能拿下来,让本来直得的`骨头慢慢长弯,很痛很痛的。走起路来就及不方便。)自读体会,学生齐读。(把体会到的用读表达出来。)

(3)再读第三节。

难怪姐姐会如此的痛苦,让我们在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读好课文。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当时封建社会妇女穿的小鞋呢?(课件出示)

6、启发想象:看到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7、学生交流。(不好走路,不能干活,走路摇摇晃晃)

8、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心疼什么?

(板书:生气

心疼)

9、师:于是他同妈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说到争论,各自一定有争论的理由。那么,让我们同桌两个一起读读课文的3--4节,读完后,同桌两个讨论一下,并把孙中山生气的理由和妈妈坚持要为姐姐缠足的理由画出来。

10、学生交流。

(1)

孙中山生气的理由:生读。

也就是说:还能下田干活吗?就是不能下田干活。缠足那么,痛苦,就像吃官司一样。

(2)指导朗读:你能读好吗?(不够生气,不够痛苦)你能把生气、痛苦的语气放在了标点上了,真不错。)

(3)那妈妈坚持要为姐姐缠足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读句子。

问:妈妈看到姐姐这样痛苦,心疼吗?(心疼)母女之情,是多么珍贵的亲情啊!你怎么知道的呢?(叹了气、我也知道、可、被人家笑)噢,这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许女孩子不缠足还嫁不出去呢。妈妈也心疼,可一点也没有办法,真是无可奈何。

(4)指导朗读,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11、这种理由真实不可思议!同学们这就是陈旧的封建思想,孙中山能接受吗?(不能)所以他反驳道,既然(引读)别人但妈妈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她只是说:(引读)你年纪

12、妈妈是含着眼泪说着,并把孙中山推出了门。

13、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擒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1)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没有豪无办法。

你知道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后,在干什么?所以,我们读到这,稍微要停顿一下,给人有回味的余地。

(2)齐读第二句。

(3)小结:所以我们以后写作文、造句时,都要注意准确的用词。

14、读3--7节。让我们一起来,把孙中山又生气又心疼和妈妈五可奈何的心情读出来,先准备一下,再抽读。

15、就这样,妈妈还是给姐姐缠了足,那么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孙中山,此时他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

16、学生交流。(姐姐妈妈自己)

17、从那以后,(引读)孙中山再也看不到听不到

(板书:没有笑脸

没有歌声)

18、比较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那一句话最能反映此时孙中山的内心。点出深深地、幼小的他虽然小年纪,但永远不会忘记。

19、检查刚才的2个问题。

问题1(因为所以)

问题2((1、看到姐姐的痛苦。2、妈妈受毒害之深,3、无力反驳。)

六、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但他从小就有一个决心,就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来看看,经过努力,最后有没有成功。

1、自由读最后一节。

2、问:成功了吗?(成功了)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给点掌声。

3、师小结。

所以后来孙中山当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的就是(引读)

(板书:首先废除)

七、展开联想,表达情感。

1、这正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板书:大快人心。)多么让人高兴,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可在1925年,孙中山因得了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一个铜像。

2、示铜像。

3、述: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老师包括黄老师也许早已缠足。此时,你会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4、出示孙中山图象,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

附板书:(姐姐后、孙中山前加大括号)

孙中山破陋习大快人心

能干

活泼

喜欢

姐姐

痛苦

流泪

生气

心痛

孙中山

没笑脸

没歌声

刺痛心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

3、体会到北京的美,从而建立起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关看图:

⑴ 课文中有几幅图,图上分别画了什么?

⑵ 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你知道了什么?

3、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本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⑵ 学生分别在图中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楚中央、前面和中间的'方位。

⑶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⑵ 结合上下文和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⑶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

5、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⑵ 结合课文和图画理解生词。

⑶ 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

6、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 学生读后,教师提问:

哪里最美?我们要爱什么?

⑵ 讨论:

在这一自然段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六、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七、课堂练习

刚才小导游们在网站中,查询到了很多有关北京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和公园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请小导游把你们在网站中看到的、听到向游客们介绍,好吗?

《语文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