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师随笔(精选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师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师随笔1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体育作为全民素质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生活离不开体育锻炼,而良好的体格又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近几年,幼儿园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有些幼儿园甚至高薪聘请男教师到园担任体育教师,可见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在幼儿园积极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不仅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还对幼儿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关键的作用。
一、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抗挫的精神
儿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会产生消极反应,这时就要求教师主动上前鼓励幼儿,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教育孩子在活动中要勇敢尝试、克服困难。
(一)教育幼儿不要惧怕困难
儿童在活动中一遇到困难,往往会出现胆怯心理。他们在困难面前甚至会说“我不敢”“我怕”,这是幼儿惧怕困难的表现。此时,教师可以身先士卒,轻松愉快地演示给他看,或者请个别能干的幼儿进行演示,让他逐步克服对困难的恐惧心理。
(二)教育幼儿要敢于面对困难
儿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能勇于面对,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会对某些项目感到害怕。如在“平衡木走”活动中,面对又窄又长的平衡木,幼儿会有恐惧心理,不敢面对,甚至执拗不肯走过去。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除了要改进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幼儿,对其进行耐心诱导:“没关系,老师拉着你的手轻轻走过去好吗?”这样就会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三)让幼儿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
在活动中,幼儿害怕、恐惧等心理往往会养成儿童的惰性。如上面所举的“平衡木走”一例,幼儿因害怕单独在又窄又长的平衡木上走,就绕着走,或者干脆不走,这时教师不必强求他过去,而是鼓励他可以慢慢地爬过去,然后轻扶他的手慢慢走过去,最后陪着他,由他自己慢慢走过去。这样,当幼儿一次次地战胜困难后,他们就会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之情,从而有信心、有毅力去战胜以后遇到的其他困难。
二、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豁达开朗的性格
身体健康与愉快的情绪有极大的关系。我们要注意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良好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能使人的精神状态处于较佳水平,注意力集中、记忆清晰、想象丰富、思维灵活。因此,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身心发育不可缺少的心理 条件。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平时多与幼儿进行交流,经常邀请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戏,让他们在活动中多体会到快乐,从而使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我们班有个插班生——多多,其性格很孤僻,不喜欢与人讲话,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得不很积极主动,总有一种很不情愿的感觉。尤其在体育活动中,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加之胆小,有时干脆就哭着不愿去参加。体育教师对她也伤透了脑筋。作为班主任,我思考再三,平时只要有空就找她说说话,和她一起做游戏。渐渐地,多多肯讲话了。在体育活动中,我常请她出来做游戏,多鼓励、表扬她。记得有一次玩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时,我想请一名幼儿做“老鹰”,惊喜地发现多多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而且脸上充满了自信和喜悦之情。
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们及时克服缺点。
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诚实可信的品格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句话从我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常挂在嘴边。在各项活动中,我都十分注重对幼儿诚实守信品德的培养。当然,体育活动也不例外。
体育活动的内容很丰富,与智、德、美又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在课堂上,我们通过生动的故事,教育幼儿要诚实勇敢。在体育活动中也是如此。这正是我们幼儿园提出的新要求,即“要求体育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我们通过游戏竞赛,以生动活泼的体育游戏让幼儿从中获取知识涵养。讲述故事《撒谎的孩子》时,我让幼儿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体育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活动再一次加深对其意义的理解。
许多家长也向我反映,他的孩子在幼儿园不仅身体方面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人也变得活泼、健谈起来。这也许是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益处的体现吧。
四、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课上,我们有这样一个口令:“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听着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高声喊口令,望着他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充满着自豪感,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对于“爱祖国,爱家园”的口号,也许在幼儿稚嫩的心里还不能深刻地去理解它的内涵,但他们已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好好锻炼身体,长大了要保卫祖国。
要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首先应从对幼儿的集体主义教育出发。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观念,而集体主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尤为突出。我们每年都开展小小运动会,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幼儿运动会,有时是家长、幼儿运动会,有时是幼儿、教师运动会。此外还有全园会操、各种球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既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又增加锻炼的多样性、趣味性、游戏性,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验集体荣誉感,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
由于我们认识到开展体育活动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努力做好保护幼儿健康与积极锻炼幼儿身体两方面的工作,使其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从而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教师随笔2教学,是师者和儿童一场又一场的相遇。我们都希翼在这场相遇中看到最好的儿童、最好的自己。通常,美好的相遇总是因热情而起。
一次午饭后的散步,大二班的孩子在幼儿园围墙边的大树上惊喜地发现了倒挂下来的南瓜。于是,关于南瓜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南瓜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吗?”“我看到过的南瓜是大大的、金黄色的,这么小这么绿的也是南瓜吗?”“它还会长大吗?会长成南瓜妈妈吗?”……A老师安静地听着孩子们如麻雀般的啾鸣,时不时地和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对视。傍晚离园的时候,大家约定:明天每个人带个南瓜来幼儿园。于是,第二天一场关于南瓜的学习自然生发了。
有的孩子用各种量具测量南瓜圆圆的身体,选出班级的“南瓜大王”:有的孩子对形状长得像葫芦的南瓜产生了“到底是不是南瓜”的疑问;有的孩子发现不管南瓜外皮是黄的还是绿的,里面的瓜肉都是黄色的。有一组孩子对南瓜肚子里的瓜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互较着劲看谁先数清。数来又数去,37、38、50……越数越迷糊。
一直没有“动作”的A老师开始行动了。她找来一叠一次性纸杯,在纸杯上写上“10”。“孩子们,南瓜子太多,我们数起来有困难, ……此处隐藏14255个字……?我快步向外走。哎吆!啪一声我被一个东西绊了一下还差点摔倒。我起身一看,是家佳。我真是又急又喜。看着泪流满面的孩子我的眼泪也不争气的流了出来,我轻轻地将孩子拥入怀中,把孩子送到床位上,很快孩子睡着了。
整整一个中午,孩子哭泣时的样子在我的脑海中频频出现。我觉得我真得很幸运,当时孩子如果自己走出去的话这后果不堪设想。可能会走回家也可能――想想好险呢!其实这就是不注意的一句话。我想我以后要使用“好听派牙刷”让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美美的。
幼儿教师随笔14大学毕业后,我怀着满腔的热情,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微笑着走进了孩子们中间,成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此刻我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以前走进校园是学生,现在是教师,经历着从被教到教人的转换。
还记得在等待入职的时间里我在家里一遍一遍幻想着和孩子们和谐相处的场景真是又激动又兴奋,终于到我上班的日子,怀着忐忑心情的走进教室,看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听着他们叫我“林老师”,心里真是感慨万分,我真的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了,当时还在想:原来和孩子相处也不是很难,孩子们都这么乖巧,当幼师还是挺容易的。可是工作了几天,我的想法变了,我不禁感叹,想做好一个幼儿教师,是真不容易啊!以前以为幼师就是哄孩子,可自己干了幼师才知道幼师这个职业并不轻松,每天的工作是琐碎而又重要的,从早晨接到孩子的那一刻起,一天的神经就要崩起来了,不仅要注意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要注意孩子们的日常活动,如入厕、洗手、喝水等。给孩子们上教育活动时更要精心准备道具、视频、图片等,记得我第一次组织教学活动时心里很紧张,虽然之前在心里模拟了好几次但还是害怕出现状况,我一遍一遍地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上课了,请大家坐坐好。”可是有的孩子就像没听见,照样做着自己的事情,我心里更着急了,不知道该怎么组织孩子了,好不容易孩子们都坐好了,我又不知道该怎样和孩子们沟通了,我用成年人的语气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可是孩子们好像都不感兴趣,我提问问题时也没有反应,只是瞪着小眼睛看着我,让我感到很尴尬。这可怎么办啊,这时我们班的袁老师说:“孩子们,林老师第一次给小朋友讲故事,稍微有点紧张,咱们鼓励鼓励老师好不好。”“好”小朋友大声喊着。“老师,你别紧张,我都不紧张”“老师,别怕,我保护你”甚至还有的孩子跑上来抱了抱我......听着孩子们那一句句关怀的'话,我真的放松下来了,不再那么拘谨,很快我也转变了语气用幽默夸张的方式重新给孩子们讲了一遍,这次孩子们都明白了,大声的回答着我的问题,我越来越放松,终于可以和孩子们很好的互动,第一次教育活动还是不错的。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终于变成了孩子王,开心的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一起学儿歌,一起讲故事,一起做游戏,我已经越来越适应这个职业,也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
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真正成为一名幼师,我想孩子们是我最好的老师,虽然有理论知识做铺垫,但是和孩子们的相处才让我真正成长。
以前的我是一个我行我素的女孩儿,自从我当了幼师后我变了,是孩子们让我发生了改变,在和孩子们相处中我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信任、学会了反思,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们。我更是在心里暗暗许下誓言: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教育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度过幼儿园。
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后我也不断挑战自己,丰富着自己,完成了很多以前从来不敢尝试的东西。初为人师,我不懂的太多,但我想懂得更多,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我相信,在今后的幼教之路上,我会实现我的誓言,我将会努力的充实自己,使自己做的更好、更优秀,与我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同行,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师随笔15角色游戏中,我发现“小吃店”的桌面上,堆满了可乐、水果、茶杯、筷子、碗、水饺……满满的一桌子,显得零乱不堪,就忍不住地走过去整理——此时,我是清洁员;客人点菜了,人手不够我也连忙主动前往帮忙——此时,我是“助人为乐”的“雷锋”;走到菜市场和水果店,发现菜没了,水果也没了,就赶紧跟售货员说:“没菜了,你们得赶紧去进货!”——此时,我是指挥员;超市里的东西掉地上了,我又忙着捡起来,归整着货架上的物品,让它们摆得整齐而有规律——此时,我是售货员;一听到有两个孩子的争论声,我知道是孩子又因游戏吵架了,立即前往解决——此时,我是灭火的“消防员”……在整个角色游戏中,多重角色身份的我忙得晕头转向,最后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又指导了孩子什么,只觉得这样好累!
游戏过后,静下心来回顾与审视自己在角色游戏中的教育行为,认为有以下几点不妥之处:
1.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过高。比如,小吃店必须整洁、有序;孩子要会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孩子的争论就是吵架,这是不允许的,他们必须学会自己协商友好地解决矛盾……于是,老师要在这里指手划脚,要到那里帮忙……这样,不累才怪呢。
2.整体观察不够。教师因忙着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只关注细节,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看似发现了游戏中的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指导策略是那么苍白而又无效。
3.教师是主角,孩子成配角。游戏中,教师把自己定位为活动的指挥者,不能真正退位,不能引导孩子自己尝试想办法解决困难!
于是,在以后的角色游戏组织中,我调整了策略:
1.在游戏前把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抛给孩子,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提出解决的对策,老师再以简洁的语言加以梳理,便于幼儿理解。
2.教师退位,重点以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为主,等待最适宜的时机再介入指导。当然,如果孩子出现危险情况时,必须立即介入解决,不能等待。
3.注重游戏后的评价活动。把活动中发现的情况或以录像、相片的形式进行回放,或以语言的形式把现象描述给孩子,或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发现,说说自己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等等,再让幼儿来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说说哪些方法好,如果再遇到这些问题,还可以怎么做更好。这样,使评价成为促进游戏水平发展的有效推手。
于是,在同样的角色游戏活动时,我轻松了许多。活动一开始,我以谈话形式引入,把问题抛给孩子,“菜市场没菜了怎么办?要到哪里进货?小吃店要怎样做才能吸引顾客?”等等,让幼儿提出对策;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运用讨论中得来的方法,学习自己整理货架,发现货架没货了自己进货,菜市场和水果店没有再出现断货现象了。而我呢,找到一个既可以观察到全班幼儿活动,又能重点观察超市和小吃店这两个活动区域,不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幼儿的活动情况,整理着自己在评价时要引导幼儿讨论的问题。虽然自己放手了,可是不放眼。我的一双眼睛仍旧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般,扫视着幼儿的活动。嘿,感觉还真是轻松了许多。是啊,把活动的目标定位少一点,一次游戏解决一个问题。这样,教师做为旁观者、观察者,把活动的主阵地交给幼儿,自己当一次“如来佛”,既能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又能运筹帷幄,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育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这样,既能观察了解到幼儿的整体情况,又能为孩子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也才是智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