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知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合作能够省时省力。
3.乐意在日常活动中与同伴合作,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或录音故事《拔萝卜》。
2.大积木装饰城若干萝卜。
3.幼儿用书:合作力量大。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了解什么事合作。
1.教师:你们还记得以前听过的《拔萝卜》的故事吗?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有谁在拔萝卜?他们是怎样拔萝卜的?
2.幼儿倾听故事后,教师提问。
教师:谁要拔萝卜?他拔出来了吗?后来他想了什么好办法?
3.教师小结:萝卜太大了,老爷爷一个人拔不出来,老奶奶、小姑凉、小花狗、小猫咪、小老鼠一起拔就拔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讨论)教师:别看小老鼠个头小,但是之前他们都拔不动,还真少不了小老鼠呢,小老鼠一来萝卜就拔出来了,看来呀合作的力量真是大!
(二)创设情境,幼儿尝试合作搬运萝卜,体验合作的好处。
1.教师:瞧,那儿有许多大萝卜,谁愿意帮老爷爷搬回家?
2.先请一个幼儿去搬所有的萝卜。当幼儿一次搬不了时,再请四名幼儿一起去搬运,让大家比较一个人搬与五个人一起搬哪个更好,从而深入理解合作搬省时省力。
(三)迁移经验,进一步加强合作意识。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桌子,并回答问题:要将桌子搬到原来的位置,他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
请同伴帮忙一起搬,体验合作的`力量大。
出示图片小玲不小心将图书架碰到,图书撒了一地。教师提问怎么办?
教师总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合作的方法帮小玲解决了问题。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有什么事情是请好朋友帮忙完成的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可真好,希望你们自己遇到问题时,也会请别人帮忙或主动帮助别人,记住合作力量大。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以合作的方式玩插塑。做游戏,并学习一些相关词语。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2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老师的工作,体验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通过说温馨的话,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画笔、心意卡每人一份。
2、事先带领幼儿观察本班教师的工作(如教师在画画,教幼儿唱歌跳舞,帮幼儿穿衣、盖被,与幼儿一起做游戏,在打扫卫生等)。
活动过程:
1、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产生热爱老师的情感。
(1) 教师:我们班有哪几位老师,她们是怎样关心小朋友的?
(2) 教师: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自己的老师,你们是怎样爱老师的?
2、幼儿制作心意卡,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1) 教师:每人都有一个心意卡,请小朋友为心意卡涂上漂亮的'颜色,画好后想想,你把心意卡送给谁?
(2) 教师:你们做的心意真漂亮,你喜欢老师吗?那你对老师说句悄悄话,或者抱抱你喜欢的老师,再把心意卡送给她们,好吗?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以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为主,在活动的第一环节,如果把班上老师关心教育幼儿的事情拍成照片,布置主题墙“老师爱我”让幼儿相互讲一讲老师是怎样教育、关心、爱护小朋友的,那就更好了。活动中,通过教师对幼儿亲亲、抱抱、摸摸等关爱的动作、言语,让幼儿对教师有依恋感、安全感。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3设计意图
黄豆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约40%,比鱼肉禽蛋的蛋白质含量均高,还富含赖氨酸、脂肪、钙、磷、铁等,且易消化吸收,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脑组织发育很有益处。但是,我班有不少幼儿不爱喝豆浆,不爱吃豆制品。因此,设计此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黄豆,喜欢黄豆,爱吃豆制品。
活动一:认识黄豆
活动目标
1.知道黄豆的名称。
2.认识黄豆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每桌一盘黄豆。
2.一盆水。
活动过程
1.提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盘子里装的是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黄豆的颜色和形状。
提问:“小朋友拿一粒黄豆看看是什么颜色的?”“黄豆是什么形状的?”(圆溜溜的)
3.泡黄豆
请幼儿挑出大粒的黄豆,泡在水盆里。两天后观察比较泡过的黄豆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会变魔术的`黄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制作豆浆的过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对黄豆及豆制品有兴趣、有好感,爱喝豆浆,爱吃豆制品。
2.知道吃豆制品能使小朋友更聪明,身体更棒。
活动准备
1.泡好的黄豆、豆浆机、电火锅,豆制品若干种,牙签、水杯若干。2.教会幼儿说儿歌“豆浆好”。
3.图片“黄豆妈妈”。
活动过程
1.老师:“今天黄豆妈妈到咱们小二班来了,快问黄豆妈妈好!黄豆妈妈有许多的黄豆宝宝(出示一盆泡好的黄豆),这些黄豆宝宝很有本领,它们还会变魔术!谁要是和它们做好朋友,就能变得很聪明!”
2.黄豆宝宝变魔术。(制作豆浆)
老师:“谁愿意和黄豆宝宝做好朋友,谁就来帮忙。”幼儿和老师一起把泡好的黄豆放进豆浆机。
老师:“黄豆宝宝会变魔术,咱们小朋友也有本领,我们说儿歌好不好?”幼儿说儿歌:“生黄豆,做豆浆,小朋友,快来尝。豆浆甜,豆浆香,每天喝一杯,身体长得棒。”
3.看一看黄豆宝宝变成了什么?(豆浆)把豆浆过滤放入电火锅中加热,煮沸,让幼儿知道豆浆要煮开后才能喝。幼儿品尝豆浆,老师提问:“豆浆什么味儿?”(又甜又香)
4.黄豆宝宝还能变什么?(品尝豆制品)
老师:“黄豆妈妈,您的黄豆宝宝真棒,变的豆浆又甜又香,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都愿意和黄豆宝宝做好朋友。不过,我们想问问黄豆宝宝还能变什么?”老师侧耳倾听后告诉小朋友:“黄豆宝宝还能变豆制品,我们快去尝尝吧!”
每人一个牙签,品尝豆制品。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4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懂得爱他们。< ……此处隐藏6942个字……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出示鼠宝宝木偶,引发兴趣。
这是谁?鼠宝宝是怎么叫的?他有什么本领呢。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鼠宝宝找朋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做什么?鼠宝宝要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呢,都遇见了谁?
3、出示教学挂图,操作木偶,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鼠宝宝先找到谁呢,他是不是鼠宝宝想找的.朋友?出示布娃娃,让幼儿说说布娃娃的特点,不会跑也不会跳,笑眯眯,教师注意用“不会……不会……“的句式,回应和提升幼儿的回答,模仿布娃娃笑一笑。
提问:鼠宝宝还找了谁?他是不是鼠宝宝想找的朋友?为什么?出示小鸭子,引导幼儿说说小鸭子的特点:会跑不会跳,教师注意用会……不会……的句是,回应和提升幼儿的回答。
提问: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呢?集体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提问:鼠宝宝又找了谁?他是鼠宝宝想找的朋友吗?为什么?出示小青蛙,引导幼儿说说小青蛙的特点,会跳不会跑,教师注意用会……不会……的句式回应和提升幼儿的回答。
小结,鼠宝宝找的布娃娃不会跑也不会跳,小鸭子会跑不会跳,小青蛙会跳不会跑,他们都不是鼠宝宝的好朋友,鼠宝宝急得眼泪往下掉,很伤心。
提问:出示猫,这是谁?他会跑又会跳,为什么鼠宝宝赶快跑?
提问:鼠宝宝最后找到朋友了吗?他的朋友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学习,并表演小老鼠的动作、叫声。
小结,原来鼠宝宝要找的朋友也是跟他一模一样的鼠宝宝。
4、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欣赏故事,并小声跟读。
5、引导幼儿迁移经验讲述。
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会…又会…""会…不会"的句式说说你找的好朋友。
鼠宝宝找朋友。
鼠宝宝要找一个好朋友,要会跑,会跳,鼠宝宝找到布娃娃,他不会跑也不会跳,坐在一边咪咪笑。"不要,不要"。
鼠宝宝找到小鸭子,他会跑不会跳,摇摇摆摆去洗澡,"不要,不要"。鼠宝宝找到小青蛙,他会跳不会跑,呱呱呱呱,整天叫"不要,不要"。鼠宝宝找到一只大花猫,他会跳又会跑,哎呀,鼠宝宝吓得赶快跑。
鼠宝宝找不到好朋友,急得眼泪叭啦叭嗒往下掉。
“吱吱吱,我来了”,原来也是鼠宝宝,会跑又会跳,鼠宝宝找到好朋友,乐得吱吱叫。
活动反思:
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并操作手指偶,让幼儿知道鼠宝宝要找一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由于幼儿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于是我引导幼儿集体跑跑跳跳,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幼儿很好的体会“会跑又会跳”的含义,在理解故事内容时我让幼儿带着问题“鼠宝宝会找谁做朋友呢?”“鼠宝宝找不找到朋友呢?”来听故事,并让幼儿帮鼠宝宝去找朋友,我一边讲故事一边出示挂图,通过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小鸭会跑不会跳、青蛙会跳不会跑、小猫会跑又会跳”的走路特征,同时引导幼儿运用故事里的短句来回答,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浓厚,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幼儿也理解了“会跑和会跳”的含义,并用肢体来表达,结束时我让幼儿也用“会……又会……”、“会……不会……”说说一下自己的好朋友,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但整个活动下来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点,在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没有到位导致活动拖延时间,而且在肢体示范又会跑又会跳中有很多孩子属于兴奋阶段,而我的指令并没有很明确,所以很多孩子都是乱跑乱跳,场面很乱,所以以后不管做什么指令一定要很明确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下一个活动。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充分表达想象的机会,并多请一些幼儿出来带上动物头饰来表演,让他们真正的进入角色当中。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14活动目标
1、了解书店的基本格局、书的分类摆放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
2、能积极主动地围绕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在书店内进行观察。
3、在书店里能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爱护图书。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离幼儿园较近的书店,并请书店工作人员协助做好幼儿的参尤活动。
2、参观书店记录表(每人一份)。
3、照相机或录像机。
活动过程
1、师生讨论参观书店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老师交代活动内容,引起幼儿兴趣。
3、讨论参观要求及注意事项:跟好集体队伍;对工作人员有礼貌,保扑安静:不随便动书籍,看书时注意轻轻翻页,爱护图书。
4、老师帮助幼儿梳理自己的问题。
(1)老师:你在书店想了解什么问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去了解?
(2)老师总结: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和询问书店的工作人员等方法进行了解。
4、幼儿用绘画方式在参观书店记录表中记录自己的`问题。
5、老师带领幼儿到书店参观。
6、引导幼察书店的基本格局、书的分类摆放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
7、鼓励幼儿和工作人员交流,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8、幼儿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老师提醒幼儿要爱护图书、安静阅读。
9、参观结束回园,请幼儿交流参观的经验。
10、老师总结。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15活动目标:
1、认识劳动工具,激发幼儿对劳动的热爱。
2、引导幼儿学习观察技能,培养幼儿观察的持久性。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草莓的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整理种植园地(地势稍高一些)。
2、劳动工具:锹、铲、水壶、塑料薄膜等。
3、草莓秧苗。
4、设计观察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回忆吃草莓的情景,激发幼儿种草莓的`愿望。
2、帮助幼儿认识草莓秧苗,知道草莓秧苗是生长在泥土中的。
3、引导幼儿认识劳动工具:锹、铲、水壶等,并了解各自的劳动用途和方法。
4、组织幼儿开展种植活动。(主要以教师为主,幼儿重点了解种植的过程)
(1)组织幼儿观察教师种植过程:
整理地块——铺塑料薄膜——栽草莓——浇水
(2)幼儿参与种植活动
(3)引导幼儿观察劳动工具在活动中的使用方法。
5、组织幼儿学习记录种草莓的活动过程。
6、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观察草莓的生长情况,并学习照料活动,如:除草、浇水等。
(2)作观察记录。
活动反思:
我以提问的形式进入了这节课,整节课的内容上下来幼儿的思路一直跟着我走,而内容中,很多环节我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这次的活动中还存在这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就管自己上下来了,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考虑独到。
小百科: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且有保健功效。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