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10-31 19:33:21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

★(1欢迎指导)

二.导入:

1、上课!

2、同学们喜欢看小品吗?

下面我们看一段小品。请上场!

(孙悟空,唐僧,牛魔王,妖怪上场,表演一下,面向观众定型。)

3、他们戴的是什么?(面具)

4、什么是面具呢?

(是人们在特定的表演或仪式中,为了表演的需要,把面孔遮住,塑造人的特定形象的用具。)

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面具?请举手(提问2个学生)

(夸:你的知识面很广,你的表达能力很强。)

6、这几位同学表演得又生动又有趣,感谢他们的表演!请退场!

7、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些面具参加表演或展示?

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2面具设计与制作)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5页

三.新授:

1、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活动任务

★(3活动任务)(1、了解面具;2、设计制作面具。)

2、是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面具的历史。

★(4面具资料)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遍:

(面具的使用由来已久,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中佩戴面具,有些戏曲表演戴面具,甚至古代的武士也戴面具威摄敌人。后来这些原始功能逐渐消褪,面具演化为娱乐用具或纯艺术品。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今天,

面具仍以鲜活的形象流传分布于中国的24个省、自治区的39个民族中,构成世界面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面具以形式的多样,造型的丰富,内涵的深邃,丰富了世界面具文化宝库。)

★(5战争、祭祀、戏曲戴面具图片)现在我们看一下面具在战争祭祀戏曲中的应用,这是,这是,这是,这是,★(6娱乐)面具在一些国家的狂欢节(巴西)或化装舞会上非常流行。这是★(7面具种类)我国的传统面具艺术式样较丰富,有地戏面具、藏戏面具、满戏面具、民间社火面具等,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和分析地戏面具来了解面具的设计制作特点。

★(8地戏面具,“戏剧艺术活化石”)

说起地戏面具,我们就要了解一下地戏的来历。地戏不是地方戏的意思,它是一个戏曲种类。地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发展至今,被称为“戏剧艺术活化石。”

老师安排了预习活动,大家看课本上有个字,单人旁加上难字,怎么读?谁预习过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读作nuo傩,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神驱鬼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加上了戏剧情节,称为“傩戏”。地戏是由傩戏发展来的,是傩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戏主要流行于贵州安顺及其周边地区)

(回答的很准确、全面!可见你预习的很认真!)

★(9《千里走单骑》片断)

在电影《千里走单骑》中我们就能看到地戏表演。(地戏的演出不是在戏台上,而是在农村的空地上,演员都是当地村民。他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戴着地戏面具,敲锣打鼓,奔腾跳跃,观众围成一圈进行观看,气氛十分热烈。)

你能猜出来这个角色是谁吗?你根据什么猜对的?

(如果学生不回答色彩,引导他们观察色彩。如果答对了,强调关公的面具图片,再链接到《色彩》)

★(10地戏的色彩):(红色象征——蓝色象征??——)

在戏剧中,人物面部色彩有一定的象征性,说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象征性上,地戏面具和其他戏剧如京剧脸谱是相通的。

有一首叫作《唱脸谱》的歌就唱出了各种人物面部色彩不同的象征性,有谁会唱?和老师一起给大家唱一段,谁来给我们伴舞?我们唱出了哪个人物大家就把他的名字喊出来,看谁听的仔细!

(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地戏面具上的色彩除了象征性,还有什么特点?

(色彩对比强烈大胆,个性鲜明)

大家在制作时要在色彩上对比鲜明一些。

★(11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地戏面具有哪几个组成部分?

(面部、头盔、耳翅)

大家设计制作时这三部分可以连在一起做,也可以分开做。

★(12动物面具设计制作特点)刚才我们欣赏的主要是人物面具,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动物面具。同学们看一下,这是动物原型的照片,这是老师设计的面具图案,这是制作出的面具作品,有什么规律吗?

(夸:分析的很全面,说的很准确。)

看大象,大象的特征是耳朵大,鼻子长,有的有长牙,如果你设计制作时把鼻子做短了,把耳朵做小了,还是大象吗?

——对,要突出外形特征。

——对,美的更美,长的更长,圆的更圆,可以夸张突出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单击出字)友情提示:动物面具设计制作的要求就是:突出夸张主要特征

★(13面具制作步骤方法)大家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面具,一定手都痒了,想快点制作一个面具。但是,面具是怎样制作的呢?(没人举手就给他们讨论时间)

课前老师安排了预习活动,哪位同学做过面具了,来给我们演示一下?学生讲述演示制作方法:(用手比划着讲)

(语言表达能力挺强的!)

有没有别的方法?谁来补充一下?

*剪对称图有窍门,谁知道?*怎样穿绳最方便?

(同学们把制作的方法、步骤叙述的很详细,现在老师按照你们说的步骤制作一个面具。同学们可以和我一起做。)

老师讲述演示制作方法:

★(14显示方法1、绘画法;2、剪贴法;3、综合法)

(步骤一步一步的出现。步骤1、构思,选材)我想制作一个蝴蝶面具,大家看,

这样的材料行不行?

(拿起放在脸上:白纸、石膏板、)

什么样的材料行呢?(卡纸)

拿出彩色卡纸放在投影仪上。

(步骤2、画草稿)蝴蝶的外形特点是有两对对称的翅膀,我怎么画才能既画的省事

又剪的对称?(画一半,再对折了剪)

好,就按你说的做。

(步骤3、剪外轮廓)(对折了剪)

(步骤4、装饰内部)我先用绘画法装饰,再用粘贴法装饰。

(步骤5、挖眼洞嘴洞)为了戴在脸上能看见路,说话,还要剪眼洞、嘴洞。谁能告

诉我,怎么剪既安全又好看?

(步骤6、穿绳)面具能戴在脸上,穿绳必不可少。怎么穿绳?

老师的'面具做好了,(戴上),好看吗?

现在大家 ……此处隐藏6481个字……神。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六面体细节也随六面体产生变化;表现六面体细节,体现六面体的立体感。

过程与方法:观察六面体细节,辨别对错,尝试画出六面体的特征;用六面体的组合绘画创作出身边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物品学习六面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情趣。学生在绘画中感受表现生活物体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绘画六面体的'细节

教学难点:

表现六面体细节的立体感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画出六面体物体的细节,表现独有的特征。

拓展层面:能用六面体物体作为画面的主体,完成一幅画。

教学准备:

学具:勾线笔、涂色工具

教具:勾线笔、涂色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与回忆

1、复习上一课的六面体立体感表现。

2、学生上黑板画出六面体

3、寻找教室中的六面体

生:讲台、电视机、饮水机的底座、粉笔盒、黑板擦……

4、回忆生活中的六面体

生:微波炉、电冰箱、橱柜、大楼、电话机、大巴士……

二、尝试与交流

1、播放课件:把六面体添加细节,变成紫藤架。

2、学生尝试添加成自己喜欢的物体,表现物体特征。

3、反馈。

师:有些学生画出的物体怎么这么别扭?总觉得哪里不对。

4、交流成功与不成功的经验。

三、指导与绘画

1、出示两幅六面体物体的作业图,师:为什么同一个六面体最后画出来的效果不一样?请学生辨别对错。

2、学生观察,从两幅画中挑选正确的细节添加图。

3、教师指导:添加细节时要注意,角度产生了变化,细节也产生了变化。

4、范画:如何添加细节。

5、学生练习。

6、鼓励学生用六面体物体作为画面的主体,完成一幅画。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2、自评:

自己作品中哪个地方表现得不足。

3、互评:

发现哪些作品中六面体细节表现得很好。

4、教师评讲

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

应会: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卡纸剪贴、加工制作成头饰

1、隐性内容与目标

1.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的资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发明能力

2.认识了解我国的民族头饰,培养小朋友们的爱国民族精神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资料和创新表示 课程资源准备与开发彩纸、胶水、剪刀等各种工具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工具准备情况,稳定同学情绪!

二、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手上的头饰漂亮吗?

生: 漂亮

师: 的确很漂亮,这只是老师自身做的,那老师想请你们和我一起来欣赏更漂亮的头饰呢!

(点击课件 欣赏民族头饰短片)

师:这些头饰漂亮吗?

生:漂亮

师:一看你们那惊奇的表情就知道,你们已经被这些头饰吸引了,是的它们的`确很美,连老师也被吸引了,那你们知道这都是什么头饰呢?

生:少数民族头饰

师:恩,同学们真的是见多识广,这些就是代表我们少数民主特色的头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头饰文化(出示课题《美丽的头饰》)4’

三、 讲授新课

1。 既然我国少数民族头饰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特色,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民族的呢?(猜)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

1 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头饰特点较为突出,有“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

2 藏族(藏族是汉语的称呼。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头饰以巴珠为主,藏族妇女极为重视头饰,巴珠的款式有两种,以拉萨地区为中心的前藏流行状似三角形的式样,以日喀则地区为中心的后藏则流行以弓形为主体的式样。

3 苗族(。把自身的图腾物作为饰品佩戴在头上是苗族各支系的一起习俗。苗族有的支系女子头饰银铃叮当,满头银饰繁花似锦;有的支系的头饰别具特色,将女子长发绾于头顶结髻,以錾花银碗为饰,用银簪别在发髻上;有的支系银冠高高戴在头上,如银蝶飞舞,富丽至极。海南苗族则喜欢戴上绣有各种花纹图案的头帕,头帕一般以几何图案为主,是精致漂亮的装饰品之一。可以说,苗族女子的头饰是中国少数民族女子头饰中最丰富、最漂亮的。其头饰主要以银饰为主 )

4 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辽宁省最多,其头饰又叫旗头:“答拉赤”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师:看样,老师还考不倒大家,同学们的见识真广,的确我们少数民族的头饰是民族的象征,很有特色,那我们如何利用我们今天的资料来制作呢?,还请同学们先别急,我们先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头饰(课件播放 欣赏同学头饰)1’

师:他们做的真好看,那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头饰,现在老师就发给每组一个头饰,请你们瞧瞧老师制作的头饰,一起讨论研究下老师用到了那些方法?1’

(小组讨论)

师:OK,我想应该有讨论的结果了,请小组代表说说

生:剪,粘贴,折叠

师:GOOD,同学们研究的很仔细,首先就让我以一个头饰为例研讨如何进行制作。(出示几个头饰图片)讲解制作步骤。首先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其次主要是以剪,粘贴,折叠,卷等方法,最后呢就是进行装饰点缀。

三 安排作业

师:请发挥你们那无穷的想象力设计制作一个比老师的更漂亮,更有意义的头饰,那就让我们随同这优美的音乐比一比哪个组做的最快,最有意义!(提醒同学注意平安,注意卫生)

同学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哇!你们的作品真是太美了,而且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并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头饰哪?

生:……

师:恩,介绍的真好,今年是一个奥运年就让我们带上我们制作的头饰一起来来载歌载舞吧(播放音乐师生共舞)

五、师小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但学会了设计制作头饰,而且还用我们的双手发明了美,用我们的劳动发明了美!其实美就在我们的手指间,只要你大胆的发挥你的想象力,它将永远属于你!

《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