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小学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自动人行道的一些特点。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读好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乘过电梯吗?谁来说说电梯的样子和作用?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种新型的电梯。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2. 检查朗读。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学生漫谈。
三、再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1.判断并改错
(1)自动人行道是一条大型自动传送带,可以上下升降。()
(2)我国香港及一些先进的大城市已经有了自动人行道。()
(3)自动人行道只有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相当于步行速度。()
(4)自动人行道可以让人更省力、更舒心地去购物、旅游、办事。()
2.填空
自动人行道像()穿行在()之间,给城市增添了()。人们上街()上它,不必(),就能达到(),给人们带去许多()。
四、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1.自学字音: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检查读音。难点:型增景速展
3.多音字学习:的都
4.自学自形:将难的字找出来:
5.交流难写的字:增添港旅展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强调难的可以根据实际多写几遍。
课后记:
今天上的课,觉得比较满意,首先学生兴趣比较浓,网上下载了有关自动人行道的`一些图片。学文时,先从整体感知入手,学生通读课文以后,通过判断,填空等初知文章内容。
“港、型”字错的同学很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概括自动人行道的特点。抓住课文中有关句子进行体会、朗读。
2.围绕自动人行道畅谈自己的想法与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相当于”的理解;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子动人行道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2.学生谈印象: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板书:
特点:长
平面运行
有快有慢
作用:便利
三、抓住重点词语研读,体会特点
1.仔细读课文2、3节:书上是怎么具体写自动人行道的这些特点的?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重点抓住以几句:
(1)自动人行道象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2)快速道每小时可走25千米,相当于公共汽车的速度。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与步行差不多。
明确“相当于、差不多”是一对近义词。
口头造句。《作业本》第4题。
四、自由谈论
1.听说了自动人行道,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了解了自动人行道,你还有什么想法?
五、写话练习
(1)假如我是城市设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动人行道,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向内学校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材分析:
《蜗牛的奖杯》是《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的教学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导发现
1、猜谜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师相机板书:蜗牛)
2、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蜗牛?(板贴:蜗牛爬行图)
3、师设悬念:蜗牛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什么样儿的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多媒体显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4、学生交流 (板贴:蜗牛飞行图)
5、指导朗读一自然段。(突出“有力”“自由”)
6、读到这儿,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呀?
△ 蜗牛的翅膀怎么变成了一个硬壳?
△ 蜗牛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 翅膀怎么没了,硬壳哪里来的?
7、蜗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同学们都想知道,读了《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白的。 (相机板书:的奖杯)
8、读题
[设计意图]: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材,应敢于进行大胆的处理,以一自然段的内容引发学生形成新旧认知矛盾的冲突,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欲望。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自读课文(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读(分小节读),相互评价。
4、小组展示读,相机评点。如:生字新词的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
5、默读,想想刚才的问题,能不能读懂?
6、交流(蜗牛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奖杯,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生怕被别人夺了去,晚上睡都睡在奖杯里,天长日久,蜗牛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设计意图]:在“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学生的初读是高效率的。同时,唯有在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深入的.对话。
三、精读课文 读中见悟
过渡:蜗牛的硬壳原来 ……此处隐藏10701个字……主题,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此环节让学生自己设计主题,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能力。
课堂拓展:
1、将你在课堂上的收获说给家长听。
2、可以为盲童小朋友设计一种器械为他们解除看不见的困扰。
课堂评价:
1、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学生们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对自己在表演中的表现予以评价。
3、老师恰如其分的利用时机对学生进行开发,开发他们善良的本性。
小学语文教案 篇8教学要求:
品德要求:知道在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了解丑菊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含义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练习分清课文主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秋天到了,什么花最多最美?人们都知道菊花很美。(欣赏菊花图片)
但你见过丑菊吗?知道它长得什么样吗?今天我们学习一课文,是专门介绍丑菊的。
二、初读课文
想一想丑菊什么样?它怎么丑?
三、理解词语
不理解的'提出在班内讨论解决。
四、细读课文
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内容?适当批注。
五、分段学习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内讨论,在全班讨论。
①丑菊到底是什么样的?
②作者喜欢它吗?从哪看出来?
句子训练:请学生用上“起初、长了几天、等了几天”说说丑菊的生长过程是什么样的?
起初:夹 绿绿的 非常小 绿豆大小
长了几天:一点黄色 黄豆大小
等了几天:花儿开了 金黄金黄 几十片 铜钱大小
老师点拨:这段写出了丑菊的特点,告诉我们它“娇小、美丽”除此以外丑菊还有更让人欣赏的是什么?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说说本段讲了什么?
4、 齐读最后一段
你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了吗?如何理解最后两句话?
第一句话说的事实:“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不完全相符”,第二句话是重点,强调了“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意思是“名”只是一个代号,美或丑无所谓,但你的实际、你的所作所为、你的心灵一定要美。
5、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介绍丑菊的美)
小学语文教案 篇9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电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做城市的设计师,画一座漂亮的城市,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电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向往。
教具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身边的城市。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住在哪?喜欢吗?为什么?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漂亮的城市,浩浩也不例外。
2、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小组成员互相检查通读课文的情况。
4、指名检查通读课文的情况。
5、分组分段读课文,在读文中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三、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拼音,认读生字。
3、指名读,检查小组自由认读生字的情况。
4、全班跟老师读,并组词。
5、游戏巩固:请智多星上来摘苹果。
6、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向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了解浩浩的设计
1、读文,想一想:浩浩设计城市设计了几次,每次的情况各是什么样的?
2、指名反馈:第一次设计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段,大家一起读一读)
3、教师出示浩浩第一次的设计图,说说你们喜欢这样的城市吗?为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小结,抓住浩浩的随便教育学生做一件事情,随便做肯定是做不好的。
5、教师:要是让我们住在这样的城市里,那可就惨了,不过还好,这座城市在开始建设前。有人帮助浩浩改了过来,是谁呀?
6、那么修改后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呢?
7、引导学生观察前后两幅设计图的不同,体会第二次城市设计的合理、漂亮。
8、指导感情朗读描写新城市的.句段:小朋友们,这样的城市漂亮吗?你们喜欢吗?那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把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
二、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浩浩在爸爸的指导下,认真思考,为我们设计了这么漂亮的城市。真是好样的。
2、鼓励学生想一想未来的城市,并且设计未来城市,把它画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市师路兴等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色笔。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加以巩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大家一起背一背。
二、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生拿出自己设计的城市。
2、互相欣赏各自的设计,交流自己的设计意图。
3、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设想。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巩固生字的认读。
2、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并进行扩词练习。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自由说一说,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5、学生反馈后,教师总结强调。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作业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