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科学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科学知识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 拓展课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茶叶、有关热辐射的录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
1.演示:将开水倒入杯中,放上汤匙,过会儿,让学生摸摸。
2.提问:“汤匙变热了,热怎么传递过来的?” 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后,进入下面的'实验研究。
二.活动 物体怎样传热
1.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2.猜测:火柴棒掉落的顺序会怎样?(猜测的理由)
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实验。
5.汇报。
6.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7.归纳:热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三.活动 测量变化的水温
1.组织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度各会有怎样的变化?两杯水最后会怎样?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
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
3.分组测量,认真观察、准确读数和及时记录。
4.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热从热水杯传向冷水杯,温度的变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两杯水温度相等。
四.拓展:热的传递方式
多媒体课件辅助介绍。
科学教案 篇2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思想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态度。本课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典型课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层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点,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新问题。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据事实材料推测分析是谁挡住了太阳光是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或声像资料。
2.月相形成的实验材料。
3.CAI课件
①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情境动画。
②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球位置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提出问题。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资料,初步谈谈对日食和月食形成的认识。
2.分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3.教师小结:同学们能收集到这些有价值的资料,为学好本课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刚才有同学谈到据老人们说日食和月食是天狗在吃太阳或月亮,每到这时,人们都要拿出锅碗瓢盆来敲敲打打,好赶走天狗,真有天狗吃日、天狗吃月这回事吗?当然没有,我们就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4.板书课题。
二、指导认识日食的成因及种类。
1.教师课件演示日食发生的'动画,学生观察。
2.教师发给每一组一张日食发生时的一组照片图及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日食的时间记录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日食发生时都有哪些现象和规律。
3.学生分小组汇报,教师逐条板书。
4.教师根据以上学生汇报,组织学生讨论:是什么挡住了太阳的光?你的理由是什么?
5.学生汇报,教师形成如下板书
现象:分析
①呈弧形渐缺→是球体
②自西向东渐缺→自西向东运动
③有时整个太阳被挡住→从地球上看,两球大小差不多
④发生在农历初一→三球在同一直线上。
6.学生实验证明以上分析是否正确。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学生手持乒乓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把学生头部当地球,看看在怎样情况下看不见太阳。要求学生实验后画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7.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实验情况,并抽查学生所画示意图。
8.教师课件演示日食成因示意图,学生想象日食形成过程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小组相互交流完善)。
9.学生利用教材认识日食的种类。
三、研究月食的成因。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日食的形成原因,月食的形成原因又是怎样的呢?老师想让同学们首先自主研究,然后通过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合作研究。
①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这时候地球、太阳和月球的位置是怎样的?
②月食时,月亮的哪一边先出现阴影?为什么?
③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讨论交流。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日食和和月食的形成,使我们知道了任何自然现象的产生都是自然事物运动变化的结果,因而我们要从小相信科学不迷信,从小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科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
勉励孩子跟着幼儿教师与小伙伴一块儿说一说玩一玩,启发孩子区别小鸭子与小鸡的突出特点。
教学预备:自制玩具小鸡与小鸭子
教学过程:
1、看小故事表演:幼儿教师手拿小鸡与小鸭子的自治玩具,表演出小鸡与小鸭子的动作与特点(动作尽可能简易,例如小鸡小鸭子各自从两边上,在中间碰头,小鸭子叫叫、小鸡叫叫,小鸭子与小鸡抱抱)勉励孩子依照Music拍一拍小手,且与小鸭子小鸡一块儿叫嘎嘎嘎、叽叽叽。
2、判断小鸡与小鸭子的特点:幼儿教师展示玩教学用具小鸡与小鸭子,让孩子观测和察看扁嘴巴巴小鸭子与尖嘴巴巴小鸡的不一样,且勉励孩子向动物表示慰问。例如:扁嘴巴巴小鸭子你好,尖嘴巴巴小鸡你好。(用教学用具嘉奖慰问声音嘹亮的.孩子)
3、教学游戏:谁不见啦,幼儿教师轮换将小鸡与小鸭子藏在身后,让孩子说一说谁不见啦,勉励孩子从尖嘴巴扁 ……此处隐藏1311个字……p>(2)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人间喜剧》。①介绍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②《人间喜剧》的文学地位和社会价值: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人间喜剧》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现实主义精神不仅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阶级力量的对比和矛盾的变化,而且还表现在对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贪得无厌的.剥削本性的揭示,即使当时资产阶级处于上升阶段,对于社会发展有着相当的积极作用,它的剥削阶级本性也已经表现得相当充分,这种剥削阶级的本性在巴尔扎克的笔下被展示的淋漓尽致,毫发毕露。③了解几部最出色的小说,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④简单介绍巴尔扎克文学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
(3)简要介绍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
(4)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者,他的诗歌吹响了反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号角。
(5)果戈里和《钦差大臣》。时代背景:19世纪的俄国是一个充满社会矛盾和斗争的时代,一方面以农奴制度为基础理论的俄国封建专制在拼命地苟延残喘,一方面基于缓慢但是向前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革命民主主义,使得阴云密布的天空出现了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的曙光。代表作品:《钦差大臣》,无情地嘲笑了俄国封建官僚社会的丑态的著名讽刺喜剧。
(6)列夫·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地位: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战争与和平》的内容:是一部反映历史题材的长篇巨著,描写1812年拿破仑入侵时期俄罗斯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他的另外两部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7)泰戈尔和《戈拉》:他是闻名世界的优秀作家和诗人,《戈拉》广泛反映了近代印度的社会生活。
(8)马克吐温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地位: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他写了大量作品,以幽默讽刺的笔触,广泛地描写了美国黑暗现实。《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描写“文明”和“礼法”的白人少年哈克和逃亡黑奴吉姆之间的深厚友谊,最后经过激烈斗争,帮助吉姆获得自由。它是马克·吐温创作高峰的标志。
二、近代艺术
1.近代绘画:(讲解每个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及特点)
2.近代音乐:请学生列举著名的近代音乐家及代表作品,教师对音乐家的贡献及特点略加说明。
3.近代建筑;(1)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讲明近代宗教建筑的风格和特点。(2)以凡尔赛宫为例讲述文艺复兴后的宫室建筑。(3)以泰姬陵为例讲述东方国家的建筑。
三、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课后的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在活动课的时间向全班同学做以介绍。
科学教案 篇7教学内容
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课前分析及准备
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教学生成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把书翻到P6,这课的标题是“空气是会流动的吗”,又是个问题,先来说 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
3、把你们的假设写在课题的后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还要研究空气是怎么流动的。 板书课题 学生把自己假设的答案写在书上
二、自主学习
1、风的形成
(1) 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如果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你有什么感觉?
(2)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是风。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我们这堂课上完了吗?有关空气流动,你还想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体验 板书 流动的空气 风 从学生的提议中选取“空气是怎样流动的”问题
2、空气的流动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 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 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③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④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⑤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 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② 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
③ 冷空气是下沉的 板书 热空气 演示P6实验二 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适当点拨 让学生自我总结板书 上升 板书猜想答案(下沉)
3、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用实物投影展示 把观察结果写在P72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4、热空气的用途
(1) 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2)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画流动图 板书 热气球孔明灯
三、课外拓展1、 制作热气球、孔明灯
这里学生对热空气会往上流动还不是很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演示了“孔明灯”并重点讲解了利用热空气上升和冷空气会下沉的原理,来正确使用空调的方法。
教学评价及反思
板书设计
空 气 是 流 动 的吗
空气是会流动的 热空气 上升
冷空气 下沉
热气球 孔明灯
科学教案 篇8一、教学手段
动画片断、演示实验
二、知识目标
1、地球的自转
...① 地球自转的中心
...② 地球自转的方向(包括从北极俯视)
...③ 地球自转的`周期
...④ 地球自转产生的星空现象
2、昼夜交替的成因
...① 产生昼夜的原因
...② 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③ 白天中日影的变化
3、计时工具
...① 日的定义
...② 古代计时工具
...③ 现代计时工具
4、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生平与杰出贡献)
...① 张衡
...② 祖冲之
...③ 一行
...④ 郭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