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案

时间:2025-07-20 17:24:13
《窃读记》教案锦集八篇

《窃读记》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窃读记》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窃读记》教案 篇1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以及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再读一读。

2、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⑴ 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⑵ 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

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窃读记》教案 篇2

一、听写字词,加强积累

(本课较难写的生字和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二、析词句,感悟写法

1、齐读“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这个句子,你喜欢它吗?能说说原因吗?

2、指名答。

3、小结:

写得多好的句子呀,它写出了──生答:作者的动作和心理,它写出了──生答:矛盾的言和行,正是这样截然相反的描写,将一个想尽一切办法读书孩子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4、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能学着样子写上几句吗?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5、学生练写。

6、交流点评。

三、诵语句,升华情感

1、过渡:

“我”一放学就急匆匆地赶到书店,“我”一读书就是二个多小时,我腰酸腿疼肚子饿得饥肠辘辘,而这一切都是源自国文老师的'一句话──生答:“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感想。

3、师: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今有论:“我们要终身学习。”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呀,就象是鱼儿离开了水,生命离开了阳光。让我们再次来读一读这句至理名言吧。

4、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5、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人,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不吃美味佳肴,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象一匹“饿狼”,他为了读书更可以──生答:“口是心非”!而这个“口是心非”一定是打了引号的,因为他和我们一样!我们都一样明白了──生答:“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四、辨字行,熟记书写

1、交流熟记字行的方法。

2、观察书写位置。

3、学生书写。

《窃读记》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扣题眼,顺势导入

1、查字游戏:

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

2、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3、师接着板书“读”。

过渡: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感知,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

师: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

(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

2、指名答。

3、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指名答。

5、小结:

原来课文记叙了(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6、齐读课题。

三、再读题,鼓励质疑

1、再读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

2、质疑。

3、师将问题的大致意思板书于黑板上:

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偷偷的读书呢?“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子读书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

4、师: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你们能提出这么多好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懂这篇文章。

5、师: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反复读通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四、品词句,积累内化

1、你最感兴趣的上哪个问题呢?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机动教学:

⑴ 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呢?

① 指数名学生答。

② 师相机课件展示相关句子: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

③ 师:再用心读读这些句子,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一句或几句都可以,感受长短不限。

④ 学生练习在书上批注。

⑤ 全班交流批注心得,指名答。

⑥ 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引导学生扣住“挤”“钻”“贪婪”“装着”重点词语以及“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个句子。

⑦ 指导朗读:

指名读,肯定性评价;分组读,激励性评价;分男女生读,感悟性评价。

⑵ “我”这样子读书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

① 过渡:

读书在我们面前是何等的简简单单,而文中的“我”却是怎样一番滋味“涌上心头”呢?

②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抒发作者“窃读”感受的句子。

③ 指名答,师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 ……此处隐藏2606个字……>2、关于林海音,你还知道什么?

3、师生共同交流作者资料。

一、自主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内学习这些字词。

2、再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人工作者 《名师测控》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三、展示归纳

1、全班汇报: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请你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学生交流完毕,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读写一下这些字词。

2、请2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拓展练习

1、抄写易错易混的生词新词。

2、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读书感受的语句,用铅笔划下来。

《窃读记》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⑴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⑵ 认读生字词。

⑶ 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⑷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⑴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①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② 感悟形象: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⑵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①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③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④ 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⑵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① 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

②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⑴ 课件出示句子: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⑵ 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

“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⑶ 随机指导朗读。

三、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出示课文插图,激情:

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以及“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再读一读。

2、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⑴ 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⑵ 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

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窃读记》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的方式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学习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3、学习主人公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之精神

二、重点难点:

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

(1)、检测自主学习成果,营造课堂氛围

(2)、教师导语,为走进新课作铺垫

(3)、交流作者资料

2、 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整体感知课文

(1)、理解题意作为切入点,带动对全文的总体把握

(2)、“我”为何窃读?以“这是一个讲述 的'故事”为题每人说一句话,以达到整体把握课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多方梳理课文

(1)、划出文中描写“我”窃读的语句,分析理解“我”当时的心情

(2)、找出自己最感动的语段与同伴分享,并说明理由

(3)、每人说话练习:“我是一个 的人”,把握人物特点

第三部分:细细品读课文

(1)、质疑、讨论、解惑

(2)、主旨概括

3、结束、作业

《《窃读记》教案锦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