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生字词语的认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的关于谁的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3、要求会写的生字的'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
6、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后 ……此处隐藏6171个字……
范读,多让学生试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过渡。
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给别人放牛维持生活,他想学习,他爱学习,所以一边放牛,还一边找书看,那么他怎么成为画家的呢?
2.学习课文第2段。
(1)小声读第2自然段,标出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3)逐句理解。
①指名读第1~2句话,读后告诉大家,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夏天的傍晚(太阳刚落山)
地点:湖边。
事情:放牛时,天气变化,下雨了。
理解“乌云密布”。“乌云”黑色的云彩,“密布”布满了整个天空,正因为乌云密布,所以下起的是大雨。
指导朗读这两句:“忽然”一词要读得快,“大”重读,强调雨下得大。
②指名读第3~4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描写什么的?
为什么会“满湖通红”?太阳要落山,会出现晚霞,大雨过后,空气清新,一片晚霞照得满湖显现红色,美极了。
再读第四句话,画出什么,怎么样。
让学生读出你画的句子。指出描写颜色的词,“粉红”“碧绿”。
指导朗读:老师要先激励学生的情绪,然后范读,再让学生读。
同学们,一阵大雨过后,一片晚霞把满湖照得通红,湖里的荷花变美了,粉红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呀,我们能把这美读出来吗?听老师读。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③王冕看着这满湖美丽的景色,简直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法,他想什么呢?(指名读第5句话。)
理解“出了神”,看插图,王冕的表情。他两眼直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联系生活实际,当你看得出了神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别人叫你,你也听不见,身边发生了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只是在那里看着。出示句子:
“要是能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哇!”
反复读这句话,提问:
王冕产生了什么想法?
这句话结尾为什么用叹号?
王冕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念头,从叹号说明,王冕急切想画荷花。
(4)理清全段句子之间的联系,为背诵打下基础。
①自己小声读第2段,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再想一想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句子能前后颠倒吗?
②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王冕在湖边放牛。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忽然下起大雨。第三、四句话是写雨后湖中美丽的景色。第五句是王冕看着这美景出了神,产生要画荷花的强烈愿望。
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的,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所以句子前后不能颠倒。
3.指导学生背诵第2段。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去背,背得快,记得牢。
(1)按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去背。这种背诵方法是背之前要认真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再背。
(2)看板书背。
老师的板书一般都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线索,看板书背也比较快。
(3)学生自己试背。
(4)指名背诵,并让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来背诵的。
(三)作业。
1.读熟课文。
2.继续背诵课文第2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完成课后作业。
三、教学难点
从王冕学画中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前节课讲的内容,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前两段。
2.小结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读前两段课文,我们知道:王冕因为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只能给别人放牛,可是他渴望学习,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读。一个夏天的傍晚,当他在湖边放牛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满湖显现出一幅美丽的景色。王冕面对这幅美景,他简直看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强烈愿望。那么他怎样成为一个画家的呢?今天继续学习课文第3段。
(二)学习课文第3段。
1.自己小声读第3段:边读边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并且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接读这段中的每一句话(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逐句理解,读一句读一句的理解。
(1)指名读第一句,你抓住哪些词语,是怎样理解句意的?
“平时节省”,和前文照应,因为他家里很穷,他省吃俭用,才能省出钱来买画笔和颜料。“找”来一些纸,请学生体会,想象“找”会是怎么样地找。可能别人扔掉不用的纸,也可能是别人用过的他再用反面。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他想方设法画荷花。我们要学习他克服困难的精神。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的学画用具是怎样来的。
(2)指名读第二句。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是怎样画荷花的。
从“不灰心”,“天天画”你体会到什么?说明他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3)指名读第3句。
反复读一读“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王冕成功了,成为画家了。正因为他勤学苦练,肯下功夫,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再读第3段,体会王冕是怎样学画的,他为什么会成功?
1.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去体会。
2.指名说一说。
3.谈一谈学习这段你有什么体会?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四)处理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2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动手在书上填写。
(3)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
①根据课文内容,大雨过后,荷花开得更鲜艳了,比“很”还进一层的意思是“更”。
②王冕本来是应当读书的,可是只上三年学,就得去放牛维持生活。“才”是“开始”的意思。用“才”会让人误会他放牛已晚了,不合句意。
③王冕没有钱读书,没有钱买画笔、颜料,是靠他平时天长日久地去节省点钱去买的,所以写平时,而不能填“有时”。
(4)把填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2.完成课后第3题;
(1)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要突出重点词语。
(3)在反复读的情况下,再读一句抄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