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优秀教案

时间:2025-07-19 13:06:11
变色龙优秀教案

变色龙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变色龙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变色龙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运用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2.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强化讽刺效果的特点。

3.充分认识沙皇****制度黑暗腐朽的本质,理解“变色龙”形象的社会意义,批判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沙皇****制度的黑暗腐朽的本质及“变色龙”的形象。

教学准备

幻灯、录音材料、小黑板。

设计思路

小说是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变色龙》的作者通过精彩地对话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一典型形象。本设计通过合作探究奥楚蔑洛夫的六次判案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社会意义,以此教育学生认识沙皇****统治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作家,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俄国中等阶级的“小人物”,他的作品都是选取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来揭露社会本质的。《变色龙》是其中的佼佼者。(出示幻灯片1。)(板书课题。)

2.学生释题。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1.听录音画出生字词。(出示幻灯片2,并放录音。)

2.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变色龙”?为什么以它为题?

3.奥楚蔑洛夫在断案过程中反复无常变化多端,他先后变化了几次?是围绕什么变化的`?

4.奥楚蔑洛夫是善变的,但在变的背后,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小组讨论交流。

2.你从文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四、反馈交流

(出示幻灯片3。)

1.给加点字注音。(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判断正误。)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本课的“积累运用”部分。)

2.小说以《变色龙》为题有何意义?

明确:(小说取名《变色龙》,本身就具有讽刺意味,可谓点睛之笔,它十分形象地概括了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奥楚蔑洛夫就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他擅长随机应变,反复无常,像变色龙很快变换肤色以适应周围环境的颜色一样。)

3.奥楚蔑洛夫共变化了几次?是围绕什么变化的?

明确:(前后共变化了六次。)(边引导学生分析回答,边归纳要点板书。)

(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不是法律,法律条文在他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他虽然扬言谁不遵守法令就得管管他们,但这实际上只是一句空话。究竟是“名贵的狗”“娇贵的动物”还是“疯狗”“下*胚子”,完全取决于小狗有无主人,主人是谁。这样,就使得奥楚蔑洛夫变色的看家本领表演得活灵活现。)

4.奥楚蔑洛夫善变的背后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明确:(变的是对小狗、对赫留金、对案子的不同态度,是外在表现;不变的是他见风使舵,反复无常、趋炎附势的性格特征,是内在本质。在他看来,是非没有什么客观标准,谁地位高,权势大,谁的话就是标准,就是真理。这是沙皇****制度训练出来的一条好狗。)五、研读赏析

(出示幻灯片4。)

五、阅读课文第lO段和第20段,回答问题。

1.文中对警官穿脱大衣的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通过“脱衣”“穿衣”两个细节,把这位警官为了掩饰慌张心理的慌乱而寻思应付办法的狡黠以及摆官架子,写得惟妙惟肖。)(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分析人物和写作人物的方法。)

2.这两段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的什么形象7

学生回答后明确:(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态。)(学会抓住细节分析人物。)

3.后一段中的“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与前一段的哪一句话相照应?

明确:(由于狗的主人不定,赫留金的手指头也一次次地变换着角色:由受害者的标志,到敲诈勒索赔偿费的证据。同样这里也出现了手指头是“蠢”的,上段中对手指头的描述有两处:“难道他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和“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

4.后一段中有两个“你”,这两个“你”指的是谁?

学生回答后明确:(前一个“你”是叶尔德林;后一个“你”是赫留金。)

六、梳理巩固

同位间交流本堂学习所得。

七、拓展延伸

(若有时间在课堂上完成)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和“迁移延伸”部分。

变色龙优秀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一定的线索猜测故事,并能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述。

2.观察图中变色龙的形象和颜色形状变化,初步获得对应的经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故事绘本。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根据一定的线索猜测故事

(一)出示变色龙,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会变魔术的动物朋友,它的名字叫“变色龙”,这条变色龙不但会变色,它还很喜欢吃东西,而且什么都吃,听,它又开始吃东西了?(播放课件中的声音)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分段猜测表述。

1.引导幼儿感受、讲述“尾巴变成红色”的过程。

(1)听它吃得那么香,它会在吃什么东西呢?(幼儿猜测)

(2)(观看课件)我们来看看它到底在吃什么?

(3)这辆玩具汽车是什么颜色的?(猜测)

(4)变色龙会变颜色,吃了这辆红色的玩具汽车,它会有什么变化呢?

(5)(观看课件)变色龙哪里变颜色了?(引导幼儿讲述看到的结果。)

2.引导幼儿完整讲述“身体变成黄色”的过程。

(1)变色龙又开始吃东西了,这回我们来看一下这回它在吃什么?(观看课件)

(2)幼儿讲述看到的。

(3)桌子是什么颜色的?变色龙会变成什么颜色?哪里会变?

(4)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3.鼓励幼儿大但讲述“四肢变成绿色”的过程。

(1)这回变色龙的什么变颜色了?变成了什么颜色?

(2)它吃了什么东西呢?

(3)看课件。

……此处隐藏2091个字……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依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局部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局部。

2.读完第一局部,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安排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局部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第二局部“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获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局部,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6.齐读课文第三局部: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安排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板书设计:

发现 外形特点

端详 变色龙 捕获食物

放回 会变色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学生在读“刹那”时,误把:“刹”读成“shà”;

“凶相毕露”的“毕”有的学生把“毕”写成了“必”。

“距离”的“距”学生有写成“矩”。本学期,我课堂上不再教学词语,之前我也发现,小朋友们的字词掌握得不过关。看来学生得字词还应努力。

第一课时,学生朗读得还是比较好,因为本篇学生 还是比较读,充溢趣味性。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篇课文时,主要时让学生发现变色龙与变色龙朴实,课文写得生动形象,设计上应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起他们对自然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初步感悟到此类文学作品的意义。变色龙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由于语言表达不能达到图像显现的精彩效果,因此,我找到相关的影像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感受、探索大自然奥妙的积极性。

在学生做"绘声绘色"这个造句时,有学生没有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所以写成"绘声绘色"的画画.

本课的分段要求已经比较明确,所以在课堂上我着力让学生自身练习分段,并逐步让学生学会分层次,以和写出层意.

变色龙优秀教案6

《变色龙》是第六册小说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小说的能力,教学中要使学生懂得小说中人物形象对分析小说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确立依据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并联系实际谈现实。

2、感受作者在行文中所含的讽刺之情。

3、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立场坚定、正直的性格与品质。 依据“新课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确立依据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及理解其现实意义 依据小说三要素的重点──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反映现实生活。阅读时要细致分析这两点内容。难点 理解断案人在审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反复变化的本质原因。 依据学生的鉴赏能力较低,且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必须结合他们不太了解的社会现实,故定为难点。

教学方法自学、研讨、点拨教学手段利用CAI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内容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作者契诃夫的生平简介、主要作品及人物图片;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等。 搜集资料制作CAI课件。 通过各种渠道(书、互联网等)查阅相关资料。 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体现学生的自主学生性并掌握获取资料的途径、方法。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课文的开端部分:发生什么事了?警察如何断案?故事如何发展?

播放CAI课件,播放故事形式讲述的`课文开端内容。 设置疑问、悬念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交待任务 任务:自渎课文,拟定课文提纲:断案难处、所遵循的“法则”,如何断案,结果如何及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交待学习任务,播放课件。 记录人物要点。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自学研讨

巡视课堂,与学生共同研究、交流,对学生难点进行析疑、点拨。

1、自读课文,完成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2、小组间、任意间研究、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急团结合作精神。环节内容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明确答案

难处:小狗的主人是谁一时难以确定。

法规:巴结贵族,欺压人民。

断案时变化无常,最终结果却是小狗无罪,受害人遭到恐吓。表现了人物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

对学生的答案作评点。

操作课件,展示提纲要点的正确答案,最后,重点展示人物的形象分析。

针对提纲中的任意一点或几点作自由回答。明确问题答案,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拓展延伸 谈人物的现实意义。

1、课件出示问题: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给学生时间思考。

2、对学生的答案作点拨。

随意交流,联系生活 实例分析人物的现实意义并作回答。 通过拓展,使学生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从而完成思想教育。课堂小节

1、课文内容

2、人物的形象特征。

对学生总结内容作点拨。

用一点时间思考小结内容后作回答。

巩固知识,加深理解。锻炼学生提炼要点的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变色龙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