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时间:2025-07-19 17:24:09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1

今天我去了参观活动的第三站——上海航海博物馆。上海航海博物馆很大,一共有三层,里面展出了很多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古今船模,这些船模做得真的很精致、很逼真。此外博物馆还展出了古代用来捕渔的真船,很像我在菲律宾看到的最简单的螃蟹船。展出的船模中最大一艘是木制船,由真船改造,有三层楼那么高,好气派呀,我还上去拍照留影了呢!

船在以前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博物馆里有一个展厅专门放映造船过程,还展出船上的主要设备,我看了觉得人类真聪明真伟大,能发明这么好的交通工具。为了体现船的功能,航海博物馆还展出了很多古时候用船运输的各种物品,有瓷器、铜器和丝绸,真的很珍贵。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模拟体验舱。模拟体验舱就是一个模拟的船体驾驶舱,里面的设备是模仿真船制作的,有方向盘、仪表盘,窗子就是一个大屏幕,屏幕下方是黄浦江,两边是黄浦江两岸的江景,最神奇的是模拟舱会配合屏幕上的江水轻微晃动,这时只要你戴上立体眼镜,两手把住方向盘就会感觉你真的把船开起来了。真高兴我今天当了回船长,这种感觉和我昨天体验开火车一样奇妙。

一出航海博物馆我就迫不及待地问爸爸下一站的参观内容——上海玻璃博物馆,我好期待啊!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2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传统“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经演变成我们现代“九大簋”的这九道菜,分别是:1.虾米炖冬菇;2.猪皮胶炖田鸭;3.南乳冬笋炖花腩;4.白切鸡;5.柴火炖大白菜;6.荷兰豆炒双鱿鸡杂;7.蒜蓉炖海蚬;8.扣肉煲;9.咕噜肉。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听我讲了这么多美味的菜肴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尝一番。大家看一下这个,这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它是于1890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重201.5公斤。最为珍贵的是它内腹壁铸铭文290个字,记载了大贵族颂扬其祖先师华父辅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赏赐他命服、土地及奴隶等史实。

前面的是青铜工艺的转变期。再往前走,就是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的更新期。在这时期的青铜器的礼器特性逐渐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这些都是近年抢救的14件晋候酥编钟,大的52cm,小的22cm。铭文记载了晋献候在周宣王率领下进行战争中,杀敌数百,擒获俘虏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亲临赏赐。还有这个,由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国的西汉早期错金银鸟篆书铜壶,这个壶是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这个壶失去了一个盖,它代表了西汉时期青铜器金银错工艺的最高水准,属一级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边参观有关古代青铜器铸造过程的模拟陈列和制瓷工艺的方法,一同随我走进另一个馆-—“陶瓷馆”。

陶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8800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已有古人制 ……此处隐藏4815个字……那就是至今仍然举世闻名的“水密隔舱”。有了它,如果船只进水,水就会流到水密隔舱里,隔舱只要把门关牢,那么进水就不会流进房间,船就安全了。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上也使用了“水密隔舱”这个装置,可是因为进水量实在太大最后沉没了。

帆船旁边还有一个它曾经使用过的木锚,那木锚长7.4米,重达一吨,在当时也算非常巨大了。木锚的前端是用铁打造的,这样就可以增加摩擦力,使锚紧紧地抓住江底的沙泥,牢牢地固定住船身。 在船旁的房间里,我还惊奇的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距今有8000多年的独木舟残片,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了! 从八千年之前中国就开始制造各种各样的船舶。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货轮和油轮全部都是“中国制造”,最大的货轮能装载一万多个集装箱,是不是很了不起呢?!但是中国的邮轮制造技术还不算发达,我希望能够多发展一下邮轮制造技术。要知道“邮轮,让生活更美好呢!”。

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知道了我们中国从古到今在造船技术上一直处与世界领先的位置上,还了解了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和今天的发展,这真是让人高兴。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9

昆虫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约有80万种,其种类比别的动物加起来还要多,古罗马作家普林尼曾赞叹道:大自然从未在任何其他作品中展现出如此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想走近这个奇妙的世界吗?请与我们同游上海昆虫博物馆,上海昆虫博物馆坐落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枫林园区)内,从入口步行约100米后右拐,即可见到一幢白色建筑物,底下两层楼是参观区,对游客开放,一楼共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为昆虫生命厅和昆虫世界厅,在进入昆虫生命厅之前,我们首先要穿过一条"时空隧道",隧道两边的解说牌向你讲述了地球生命的漫长演化过程,从中我们知道,原始昆虫诞生在4亿多年前,其出现时间远远早于恐龙,请注意隧道左侧那张编号为102的古蜻蜓照片,从图片中的化石上推断,它的翅膀伸展后约有80厘米长,这表明古代一些昆虫的体型要比现在大很多,隧道尽头陈列的那组昆虫化石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让你知道古代的昆虫究竟是什么模样,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一展区——昆虫生命厅时空隧道位于昆虫生命厅中央,把展厅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先让我们参观"时空隧道"的左侧展区,一路走来,你右边的展台里陈列着很多标本,依次展示了各种昆虫的口器,眼睛,触角,翅膀和足,展台旁边还有几台昆虫器官模型,只要按一下模型上的银色按钮,它们就会模拟昆虫器官的各种活动,展区的左边以照片为主,它们一一列举了昆虫王国中的各种明星,例如,最古老的昆虫蜚蠊(俗称蟑螂),昆虫中的跳远冠军跳蚤,跳高冠军黄条跳甲,飞行能手蝗虫等等,展区的尽头集中展示了各种昆虫(包括白蚁,胡蜂,黄刺蛾)的巢穴和栖息环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墙角的蚁穴模型,通过它,你可以一睹蚂蚁的地下宫殿,模型操作板上有一排按钮,分别对应门卫室,粮仓,工蚁室,蚁后室等,按下一个按钮,对应的穴室就会被灯光照亮,结束了左侧展区的参观,我们来到"时空隧道"右侧的展区,你的右边是一组昆虫和植物的图片,其中有田园歌唱家——蝉,隐形杀手——兰花螳螂等等,吃虫的植物——猪笼草和蝇草,左手边的展台用图说的形式,介绍了昆虫的各种生活习性,包括生殖和发育,伪装和防御等,右侧展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入口处的8台多媒体触摸屏,上面提供了各种昆虫趣味游戏,还不快动手试一试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二展区——昆虫世界厅,进入昆虫世界厅,你首先将看到一张名为"昆虫系统树"的彩图,它用树状结构的形式,简明地表示了各种昆虫的进化地位,位于树根部的昆虫比较原始,越往上部发展,昆虫越高等。

在生物学上,昆虫被分为34个目,每个目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想看看各个王国的臣民长什么样子吗让我们从展区的'左边开始,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参观各个目的昆虫标本和照片,尤其推荐你关注一下位于竹节虫目展台的一件中华丽叶虫修(展品编号207)标本,中华丽叶虫修("虫修"读xiu)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昆虫,分布在西藏,因为它酷似植物的叶片,所以人们通常叫它叶子虫,位于该厅中央的展台上,单独陈列了蛾和蝴蝶的标本及照片,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蛾——太阳蛾(展品编号211)和我国唯一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蝴蝶——金斑喙凤蝶(展品编号214),太阳蛾是一种有毒的昆虫,它来自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其翅面中有玫瑰红的斑纹,就像辉煌的落日,金斑喙凤蝶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蝴蝶,雄蝶的翅面呈翠绿色,其后翅中央有一块大型金黄色斑,休息一下,让我们上楼继续参观,二楼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是昆虫与人类厅,以及昆虫文化厅,昆虫与人类厅主要介绍与人类有关的昆虫,包括益虫和害虫,大厅的中央有一个活体展示区,这里不但饲养着为人熟知的四种昆虫:蚕,蝈蝈,蟋蟀和蟑螂,还有一种平时很难注意到的小家伙——竹节虫,竹节虫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华丽叶虫修一样,都属于拟态昆虫,它的整个身体就像是一根竹子或树枝,一般雌虫比雄虫更粗大,由于在饲料中加入了色素,这里饲养的家蚕能吐出黄色和红色的蚕丝,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投入大规模机械生产,活体展示区右面的一组展品,集中介绍了使人类受益的昆虫,沿着脚下昆虫标记的指引,你将依次看到蜜蜂标本和养蜂工具,蚕和丝绸制品,以及能食用的昆虫,值得一提的是,"食用昆虫区"展示了不少与昆虫有关的中药,其中就有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由真菌在吞噬了虫子的五脏六腑后,寄生在虫子留下的躯干内形成,紧接着"食用昆虫区"的是"昆虫与仿生"展台,这里有一面模仿苍蝇复眼原理的镜子(展品编号317),透过它,我们能亲身体验同时看到许多相同物体的感觉,接下来,让我们走到活体展示区左面,继续参观,这里集中介绍了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包括白蚁,蟑螂,松毛虫和棉铃虫等、

在白蚁展台旁边,你能看到采自"楼兰古尸"头发上的虱子(展品编号326),它距今约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四展区——昆虫文化厅,在展厅的右侧,你能看到各种名虫标本:如善于伪装的枯叶螳螂,珍贵的南洋大兜虫,美丽的吉丁虫,非洲最大的甲虫——大角金龟,世界上最大的蝉——帝王蝉,喜欢蝴蝶的朋友,可别忘了去展厅中央的六角形展区看看,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凤蝶,闪蝶,环蝶,猫头鹰蝶,数字蝶等等,在展区的外墙上,你能见到世界上最美最名贵的蝴蝶——被誉为"光明女神"的海伦娜闪蝶(展品编号417),其单只标本售价高达36万元,它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其雄蝶能在不同的光线和视角下,闪耀出浅蓝,天蓝,紫蓝等多种绚丽色彩,再让我们来看看陈列在展厅左侧角落里的饲虫用具,这里有养蝈蝈的虫盒,养黄蛉的虫笼,专供蟋蟀格斗的斗格,甚至有蟋蟀专用的迷你棺材,在饲虫用具展台的旁边,悬挂有三幅蝶翅画,它们全部由产于巴西的闪蝶翅膀制成,十分珍贵,结束了各展厅的参观后,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可以去博物馆大楼后面的多媒体播放厅和互动实验室走走,多媒体播放厅可容纳100人,放映针对各个年龄层的昆虫科教片,互动实验室里有40台光学解剖镜,可帮助我们轻轻松松地看清各种小型昆虫标本,观看科教片的同时,再仔细想想今天的收获,对照手中的学习单,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呢。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