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端午节周记](https://img.jihtu.com/upload/3618.jpg)
[必备]端午节周记
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转眼一周又过去了,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周记了。周记怎么写才条理清晰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周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周记1那天,学校放假了,假期一共有三天,这个三天的假期里,节日特别的多,有儿童节,也有端午节,端午节在儿童节的后面,我给你们讲讲吧。
我儿童节的礼物特别的丰盛,我给你们讲几个吧,查理九世的书一套,还有小淘气尼古拉的绝版故事,还有各类图书,我最喜欢的拍得立照相机,这个照相机只要一拍下一张照片,那张照片就会马上地被洗出来。
然后呢,接下来的三天是我去奶奶家的日子。我去奶奶家第二天的时候,我包了粽子,我和婶婶的儿子康康哥哥一起包粽子。一开始奶奶叫我们先把粽叶泡一下,我们端了一盆凉水,把粽叶泡进去,过了十分钟奶奶说粽叶可以拿出来了,我和康康哥哥一人拿了两片粽叶。接下来就是包粽子的时候了,奶奶教我们怎样折叠包,我们一开始是很不熟练的,过了半个小时才熟练了一点,我包好了一个让妈妈来拍照,妈妈说:“让你们再熟练一点,等粽子包得再好看一点,你就可以拍照了。”我说:“为什么?”我和康康哥哥一起研究,终于我知道熟练地怎样包粽子,可是康康哥哥还没听懂我俩说得是什么话,所以他继续的包。我已经拍好照片了,康康哥哥还在认真地包,不过天打雷霹呀,我和奶奶包的.粽子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然后康康哥哥终于要包完了一个,结果他手一松全散架了,康康哥哥说:“我放弃了,我不包了,太难包了。”我们有趣地包粽子之旅就结束了,但是我还是包好了一个小小地迷你的粽子。
我在叔叔房间玩得时候看见奶奶和爷爷在门上插了许多艾草和一种很像芹菜的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然后呢我和妈妈还有爸爸上山去打看一看,结果在山上发现每家每户的人都插了这两种东西,原来这是用来辟邪的,能除很多害虫,像蚊子,苍蝇等一些之类的东西,它都能除掉,挂上了这个之后,我发现家里的蚊虫真得少多了。
真是快乐的端午节和六一儿童呀!
端午节周记2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传统节日吧。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被人们称为龙节、端阳节、重五节、艾节和五月节等等。其中,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另外,古书记载“端”字有开始的意思,因此端午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这就是现在的端午节了。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说起端午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非常有学问,是楚王身边的官员,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国家富强起来。但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将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军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十分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的遗体。人们将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很多特有的'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佩香囊。我最爱吃粽子,因此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粽子吧。粽子是用糯米加各种配料,再用新鲜的竹叶包裹扎藤,上锅蒸煮而成。喜欢吃咸的就包上咸肉、蛋黄、干贝、叉烧;喜欢吃甜的就放上蜜枣、豆沙、莲蓉。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一阵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香气扑鼻。解开扎绳,剥开粽叶,白白的糯米里包着红红的蜜枣,咬一口,软软的、甜甜的,满口留香。
每到端午节,我又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真是一个欢乐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周记3“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节周记4过端午节必然是少不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了。上午,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包粽子,午饭我们就吃粽子。
吃过粽子,才十二点,我们全家就出发去看赛龙舟了。我们本想早点去占个好位子,没想到已经来满了人,把这条几里长的湖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全家在茫茫人海中挤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挤进去;人来得越来越多了,想要挤进去也越来越难了。有些人挤不进去,索性跑到人家房顶上去看。我们随后也跑到房顶上去。
一点多,比赛就要开始了,赛场边上挤满了无数的男女老少。鳞次栉比的房屋顶上也挤满了人。就连不远的小山坡上也挤满了人。在这人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人们那不肯退让,即使再小的缝隙我也要挤进去的心;那不肯屈服,不肯退让的`精神。看着这人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多壮观的场面啊。”
比赛开始了。先是 ……此处隐藏5943个字……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13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将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将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将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一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一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一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将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将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将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将粽子包完后,将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14农历五月初六就是家乡的龙舟节。我刚吃过粽子,就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来到潢涌河边看赛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
下午2时,比赛开始了,龙舟随着鞭炮声起,来自各村的12条龙舟一字排开。此时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升空的气球、迎接的彩船、划过的龙船……此时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一样威风。比赛到了紧要关头,人们的心开始紧张起来,突然,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呐喊声,我放眼看去,原来就是下二村旗子的红队落后了,在观众的的`支持下,挠手们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龙船,迎着汹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风破浪的强风,在潢涌大河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水纹,冲上了前头,其它龙船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追我赶。最后,下二村龙船一举夺冠。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鼓舞广大群众。
据说,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时代的战国时期,那时,七个皇帝各镇守一方,分别就是:楚国、燕国、秦国、鲁国、齐国、魏国、赵国。其中,北方的秦国最为强大,虎视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国,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霸王,此时屈原推兼楚国与齐国合并攻击秦国,但就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听的屈原劝告,还把屈原逐出楚国。最后,楚国被秦国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见楚国人民流离失所,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头跳到汨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汨罗江中小鱼伤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此时楚国人民用小竹筒装满糯米饭菜,希望江中小鱼不要伤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国人民做的糯米饭菜。故事就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周记15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对于端午节,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端午节这天,庆元的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爷爷奶奶拿出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放在一旁的凳子上。拿起粽叶,将粽叶卷成一个锥形的容器,然后将糯米小心地放进粽叶做成的容器中,再将粽叶多余的`长尾巴将糯米抱起来,最后用线将包好的粽子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将包好的粽子放到蒸笼上蒸,热气腾腾的。慢慢的,一阵香气便扑鼻而来,我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到蒸笼前,流着口水,等待着美味可口的出锅。粽子熟了,奶奶将它们端出来,放在一个大盘子里,过了一会儿,盘子便空了,只见大家每人都捧着一个粽子,兴奋的吃着,我一口咬下粽子,那甜甜的香气便传进我的心中。家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对这美味可口的粽子赞不绝口,很不得能够多吃几个。这一天,全城都飘着粽子的香气。
庆元的端午节,还有另外一个习俗,那便是赛龙舟。我们全家人在这一天一起来到河边,与全城人一起,观看着龙舟比赛。“加油!加油!加油!”大家一起呐喊着,为龙舟上的船员鼓气助威。一条条龙舟飞快地从我们眼前划走。终于,一条龙舟划过终点,获得了冠军,我们用最响亮的声音为那些船员们欢呼。
在庆元,还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在这一天,全庆元的人民都要走桥。爷爷奶奶带着我们。走上廊桥,我们停在一尊佛像面前,为佛祖上香,祈祷自己能平平安安,幸福地过日子,那时候我还小,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现在长大了,也明白了,现在爷爷奶奶还保持着这个习俗,端午节到了,我们没空回家了,可爷爷奶奶却惦记着我们上香时也不忘为我们祈祷。
就这样,端午节轻轻悄悄地来到,也轻轻悄悄地溜走了,我们期待着明年的端午,端午就这样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