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

时间:2025-10-31 17:24:09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1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身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哑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刚才同学们这么轻松地站起来又做下去,你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组织来完成的吗?(大腿、骨骼、肌肉……)

2、其实这是由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揭示课题。

二、初步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及其作用

(一)认识骨骼。

1、师::刚才我们说到了骨骼,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比比谁摸出的多。

2、学生摸骨数骨(学生在摸骨的过程中感受骨头在身体的分布及特点)

3、小结:(出示人体骨骼图片)其实我们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有大有小,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4、师:那你觉得骨骼对于我们身体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运动)

(二)认识关节。

1、师:是什么将一块块骨头连结在一起的?(关节)

2、师:大家找一找我们人体哪有自由活动的关节?

3、如果我们人体没有关节会怎样?(通过绑住肘关节写字的活动来感受关节使骨骼能够灵活运动,有了关节骨骼才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

(三)认识肌肉。

1、师:有了骨骼和关节,人体就能运动了吗?(还需要一个动力源——肌肉)

2、找找看,身上哪里有肌肉?动手捏捏,它是怎样的?

3、(带领做曲臂运动)提问:你观察到是哪里的肌肉在起作用吗?这个过程中还有那些部位的组织也参与了?

三、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

1、师:那这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让前臂一伸一屈运动起来的呢,下面我们借助哑铃来研究。我们就以(教师示范)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上肢的运动来进行观察。课件出示:

(1)小组内轮流做,反复做几次。

(2)分别观察和用手摸摸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3活动后请将观察到的和亲身感受到的事实在小组内交流。(4按记录表要求记录。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观察结果,适时补充:在举起哑铃时,我们发现肌肉变硬鼓起(也就是肌肉收缩)牵引着附在它上面的骨骼绕着关节运动。

4、出示屈肘伸肘动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5、先前我们观察记录的结果描述的准确吗?可以怎样完善?

6、延伸:(起立,弯腰,直立,又弯腰):解释一下自己的动作是如何产生的?

四、知识迁移

1、人们利用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模仿制作了一些工具,他们和人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那些作用相似?(出示图片:吊车、挖掘机、高塔……)

2、小组讨论汇报,想说哪种就先说哪种。(万节天线像关节;吊车像手臂;挖掘机像手掌;高塔像人的骨架……)

五、健康教育

1、师:看来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2、小结: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配合。

教学难点:人体的运动是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的。

教学准备:幻灯片,人体骨骼模型,哑铃(每人一只),手指纸套(每人2只),橡皮泥2根,小棒一根。

教学过程:

课前4分钟,播放《健康歌》,学生跟着音乐跳舞,活动活动身体。【幻灯片】

一、导入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手、腿、颈、腰)我们来摸一摸大腿和膝盖,摸到了什么?板书:(骨头、肌肉、关节)这个环节安排了做前问,在学习本课知识之前,先熟悉一下身体的骨头、肌肉和关节,为下面的学习探究打下一个伏笔,唤起了对这部分知识探究的渴望。

二、教学骨骼

1、你们知道人体内部的骨骼都有些什么形状?板书课题:骨骼。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人体骨骼模型。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2、你知道哪些人体骨骼的名称呢?

3、你还想知道人体的哪些骨骼呢?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张人体骨骼图。从图上找出你想认识的骨骼,记一记它的名称。

4、你现在认识了哪些骨骼,上讲台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说给大家听一听。人体骨骼模型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能够直观的给孩子呈现人体骨骼,给孩子一个视觉冲击。

5、我们认识了一部分骨骼的名称,那你知道骨骼对我们身体起有什么作用吗?

6、谁来帮老师一个忙,把这块橡皮泥搓成大约10厘米,立起来。老师再提供一根小棒,你能把橡皮泥立起来吗?我们的骨骼就像这根小棒,对身体也起到了什么作用?板书:支撑。这个环节安排了做中学,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作 ……此处隐藏10944个字……把握重难点。在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对骨的认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亲历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作用的活动,然后又结合健美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重要性。把问题从知识的大背景中抽出来,又有机的放回大背景中去,打破以往点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对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知识探究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处理方法。在引导学生认识骨骼作用时,直接呈现了“骨架模型”帮助学生了解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这一做法虽然直白,但能帮助学生降低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难度。在研究肌肉作用时则采用——先观察后感觉最后看解剖图的课件,让学生感知到肌肉的作用及运动时发生的变化。将注重引导学生思维、自主展开探究贯穿于全课。

但在整节课中师生对话较多,引导比例过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有启发性,注重把握预设目标如期得到生成,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做好观察记录,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认识,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修改和补充。

2、知道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3、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4、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知识,并体验与人分享研究结果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哑铃12个、记录表12份、骨骼模型、录音机、合叶、挖土机、起重机。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能这么轻松自如地站起来又坐下去,你觉得这可能与我们身体的哪些组织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人体中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秘密。(随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

(二)、了解身体中骨骼的作用

1、请同学找一找自己身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2、试试看关节有什么作用?

3、肌肉把骨骼包住了,你想不想看看我们人体中骨骼长得怎么样呢?

4、这是我们人体的骨骼模型,看了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5、你觉得骨骼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6、有了骨骼,我们就能运动吗?还需要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三)、观察上肢运动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协调,一起运动的呢?

1、请同学们看老师演示动作:右手拿起放在桌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反复三次。

2、学生观察后讨论:如果请你来做这一运动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3、我们应该怎样观察这一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

4、除了同学们所说的`,老师也有几点建议: ⑴、把袖子卷起来,人人参与,反复做几次。 ⑵、先观察运动前上肢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⑶、再仔细观察和用手摸一摸运动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

⑷、活动后小组讨论并填写记录表。

5、指导记录表的填写。

6、学生活动

7、交流我们的观察

8、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骨骼、关节和肌肉总是相互协调,一起运动的,在运动的过程中,各自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根据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我们人类创造出很多便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物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物品的哪些地方与我们身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相似?

(四)、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1、观察实物或模型并分析它与身体结构的哪些部分相似。

2、除此之外,你还看到哪些物体与我们身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相似呢?

四、课后拓展

1、 刚才同学们在描述的时候遇到难题了,叫不出这些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名称,想不想知道?请把书翻到82页默读资料并在身体中找到这些骨骼说说它的名称。

2、查阅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描述,了解更多的知识。请同学课后查阅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知识,编写一份知识小报,下周一进行交流和评比。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1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 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 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 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

(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课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