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

时间:2025-10-27 15:15:09
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

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1

教学内容:

7——16页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掌握一般方法,学会用常见的几种形式表达。

2、经过多次的求解经历过程,在事实面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因数是可数的,自然得出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因数自己;而倍数是无法写完全,也就是说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也是自己。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常用方法及常用的几种书写表达形式

教学难点:

完整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答】

根据下面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4×9=36 25×40=100032×7=224

【解答题】

18的因数有哪些?10是哪些数的倍数?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教学:

(1)你还能找出18的因数码?并说出你的找法(要板书)。

(2)小比赛。看谁既快又能完整地把30和36所有因数找出来(基础练习)?

(3)分享冠军经验(介绍方法)。

(4)咱们再来一次寻找32和48的所有因数的比赛(基础练习)?

(5)请你试着把18所有找出的因数表述出来。(如果学生能用常见的两种表达最好;如果不能需要教师的引导)

第一种习惯书面表达形式。18的因数有(有可能是乱的):

第二种集合图的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

(6)通过眼看,自我感觉调整这些因数最好按序排列

第一种习惯书面表达形式。18的因数有(按大小顺序):

第二种集合图的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

(7)做基础练习第2题

【小结】

1、寻找的方法

2、能否找全?

2、教学

(1)让学生自己尝试找

(2)有没有发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3)如何表达?

(4)找出3和5的倍数

【小结】1、寻找的方法

2、能否找全?

(三)巩固练习(10题)

【基础练习】

1、用尽快的速度找出30、36、32和48的所有因数?

2、填空。30的因数有:

36的因数有:

32的因数有48的因数有:

3、 5的倍数有:3的倍数

【提高练习】

1、分别写出17的因数和倍数,再写出28

2、找因数和倍数相同吗?

【拓展练习】数学小知识:了解完全数。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2―3题)

课后反思:

有的学生认为某个数的最小倍数是0倍,因此最小倍数是0。要向学生强调,小学阶段学倍数不涉及到0,因此,某个数的最小倍数应该是它的1倍。

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因数与倍数,预习反馈

1、反馈主题图,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观察并回答。

(1)这三组乘法、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2)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

(3)这样的三个数,我们也可以怎样说?(2和6是12的因数),请大家也像这样把其余的两组数也说一说。

请看教材12页,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

(4)也就是说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数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5)提问:能不能说12是12的因数呢?

(6)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3、讨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4、讨论:0×3 0×10 0÷3 0÷10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5、注意:(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二、巩固新知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谁是谁得倍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

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关系。

4、完成P15第2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思维训练

1、判断

(1)12的因数有:1、2、3、4、6、12。

(2)整数32的因数共有4个。

(3)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因数是1。

(4)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这个数。

2、游戏。记住自己的学号,听老师说要求,符合要求的同学请举手。

(1)()是4的倍数(2)()是60的因数

(3)()是5的倍数(4)()是36的因数

四、课后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3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7、18页。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利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此处隐藏3892个字……们知道为什么吗?

3.除了1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数比较特别的?

(找2或5号同学。)

4.你这个数特别在哪儿?像这样的数还有哪些?请把学号卡举起来。

(课件显示:只有两个因数的有:2、3、5、7、11)

5.除了这些数外,其余的数各有多少个因数?(对4)你有?(对6)你呢?

6.这些数,它们的因数个数多少不一,各不相同。同学们猜一猜在它们中间因数个数最多的是那一个?你觉得?理由是?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个数尽快地找出来?

7.如果让同学们将这51个数按照它们因数个数的不同,来分一分类,你们准备怎样分?其实不光这51个数,把所有的自然数按照因数个数的不同来分类,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三类。

8.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关于因数和倍数,还有许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

9.组织学生分批退场。

(1)请学号数不少于三个因数的同学先退场;

(2)请学号数只有两个因数的同学退场;

(3)请学号数只有一个因数的同学跟我一起离场。

[设计理念:通过寻找自己学号数的所有因数,既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又让学生感知到自然数的因数个数各有不同,为后面学习质数与合数埋下伏笔;组织学生分批退场,既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正所谓课已毕,趣犹在。]

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认识意义

1、操作交流。

引导: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同桌两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想想有几种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来。学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师巡视。

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请你说一说,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不同拼法,分别板书出积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包括可以板书除法算式)。

2、认识意义。

(1)说明:我们先看43=12。根据43—12,我们就可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2)启发:现在让你看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

(3)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在整数乘法算式里,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O的自然数。

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9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因数与倍数,预习反馈

1、反馈主题图,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反馈:1×12=122×6=123×4=1212×1=126×2=124×3=1212÷1=1212÷2=612÷3=412÷12=112÷6=212÷4=3

2、观察并回答。

(1)这三组乘法、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2)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

(3)这样的三个数,我们也可以怎样说?(2和6是12的因数),请大家也像这样把其余的两组数也说一说。

请看教材12页,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

(4)也就是说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数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5)提问:能不能说12是12的因数呢?

(6)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3、讨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4、讨论:0×30×100÷30÷10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5、注意:

(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

(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二、巩固新知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谁是谁得倍数?

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关系。

4、完成P15第2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思维训练

1、判断

(1)12的因数有:1、2、3、4、6、12。

(2)整数32的因数共有4个。

(3)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因数是1。

(4)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这个数。

2、游戏。记住自己的学号,听老师说要求,符合要求的同学请举手。

(1)( )是4的倍数(2)( )是60的因数

(3)( )是5的倍数(4)( )是36的因数

四、课后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因数与倍数小学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