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27 10:57:09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10篇)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

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

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四、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课堂练习。

口头扩词。

旋( )()鼓()()

练习说话》

跟着已经

六、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写好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写字,正确掌握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全文,提问: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1、指名读本课生字。

2、进行口头扩词。

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指、促、旋、摇"。

让学生说说偏旁名称

按笔顺进行书空、描红。

四、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 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 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 ……此处隐藏8812个字……,这时候的家乡春暖花开、满眼新绿、生机勃勃,家乡是如此之美,但作者却发出了无奈的长叹: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照着我回故乡呢?请同学们试读出诗人的无奈之情。(找小伙伴互相评价读,个别读,齐读)

7、试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8、交流所知道的资料:作者的家乡近在咫尺,思想之情切,为什么不能回家乡?

(三)入诗境,悟诗情

1、配乐(古筝乐)朗诵全诗。

2、体会“绿”字的妙用。

(1)你认为哪一句诗写得最美?哪个字用得最好?

(2)据说诗人开始时不是用“绿”字,同学们想想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3)讨论:诗人为什么选择了“绿”字?

(4)师归纳:这个“绿”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江南的风景写活了,其他字只写了春天的到来,而“绿”字用在这里仿佛是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变绿的画面,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家乡美景的思念。

3、配乐(古筝乐)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一个“绿”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使《泊船瓜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让我们再读读这首名诗吧。

4、背诵。

四、总结延伸

1、思乡是人类恒古不变的情怀,许多诗人的诗中都表达了这种情思,《泊船瓜洲》就是一篇思乡名诗。

2、你还知道哪首思乡诗,背给大家听听。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泊船瓜洲》。

2、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游子吟》。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又绿 思念故乡

何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按笔顺描红。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呀?

2.你们觉得图上的大海美不美呀?今天我们就一块去大海边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好吗?

二、指导看图,练习说话

1.谁来说说海边都有些什么?(相机出示字卡:沙滩、,贝壳、脚丫)

沙滩:

贝壳:

脚丫:

2.那么在海面上又有些什么呢?(相机出示字卡:海鸥、花)远处满载而归的.渔船乖海风正慢慢地驶入海港,一片丰收的景象。(出示字卡:海风)

3.你觉得大海美吗?为什么?

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在小组里自己轻声读读这些生字词。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边读边想像大海的美景。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和新词。

2.重点指导书写“风”、“浪”。

3.学生按照笔顺提示在课本上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能按笔顺描红生字。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生字。

教具: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听写生字:沙、风。

2.用“风、沙、贝、浪”口头组词。

二、继续看图学文

1.出示插图:满载而归的渔船上装满了什么?(相机出示字卡:珍珠、海带、鱼虾)

2.请你们想一想:这时渔民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3.大海是这么的富饶,渔民是那样的高兴,在小组里再说一说这些词,体会一下渔民们的心情。

4.当太阳落山时,渔船停靠在港湾,天空出现了什么?(相机出示:港湾、渔船、晚霞)

5.红色的晚霞、蔚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这样的景色美吗?该作怎么说?

6.自己读读生词,体会大海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三、诵读韵文

1.指名读韵文,体会大海的美丽和富饶。

2.自由练习背诵。

3.学到这儿,大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四、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词。

2.学写“渔”。

⑴认读,按笔顺提示说笔顺。

⑵学生描红,注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写“晚”。

⑴认读,记忆字形。

⑵教师范写右边的“免”。

⑶学生描红。

板书:风、沙、贝、浪

教学后记:只有少数的学生还没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不能按笔顺描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情读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班会的“趣”味,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内涵,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次班会的主题是什么?

二、走进“有趣的班会”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

2、学生就课文内容质疑。

3、全班汇报,归纳。

(1)在班会上陈思同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4、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交流。

5、全班汇报。

(1)爱迪生年幼时和同伴做让人充气升天实验的故事。(人们根据这个实验发明了送人上天的气球)

(2)幻灯出示:

奇思妙想特点

发明像金箍棒似的书包 能变大变小

发明会说话的钥匙 能自己说话

发明像气球一样的旅行 袋能悬在空中

发明不怕摔的眼镜摔到地上 能自动弹到手

给马路安个拉链 可以随时打开

我也想发明…………

①从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②把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写出来,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吧!

三、领悟班会的主旨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说说对班主任那段话的理解。(学生交流)

3、与小组同学一起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感悟这次班会的“趣”。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的收获和方法。

板书设计:

有趣的班会

能大能小的书包

奇思妙想 会说话的钥匙 发明,从不拒绝

能悬在空中的旅行袋

出发明 不怕摔的眼镜 奇思妙想

给马路安个拉链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