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19 10:57:17
语文教案汇总(8篇)

语文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回本课10个生字和多音字“乐”;掌握课文中的不理解的新词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查字典据词定义说出词义”方法理解词语。

2.能给指定的课文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重点学会叹号,顿号的使用。能默写课文最后一句话。

3.能体验出作者在文章中表露的感情,能以欢快的感情朗读1.2.3自然段,能以自豪的语气背诵4.5.自然段。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和多音字“乐”,掌握第1.2.3自然段中的新词语

2.在通顺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能以欢快的感情朗读第1——3自然段,能回答课后问题,指导并熟记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名字和发射时间。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激发学习情趣。

1.放投影及“东方红”乐曲,说说看到了什么情景。

2.揭示课题,谈话说明: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及它当时在全国,全世界引起震动的场面。

二.汇报预习,分项交流学况。

1.朗读全文。

2.自学生字。

3.再度课文,找出全段中讲“人们在天安门广场看人造卫星”是哪几段?

三.积极阅读,学习课文1——3段。

1.自读1——3段,找一找这几段中,你认为最应该记住的,最让你感到激动的是哪些内容?还有你觉得不懂的词句。

2.按阅读关注问题反馈学习情况:

最应该记住的:1970年“五一”节;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通过无线电波发回了“东方红”乐曲。

说说:为什么这些内容特别应该记住?

说说读课文时,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特别激动?

讨论同学们提出的疑难问题的词句。

四.复习生字新词。

1.认读并说出10个生字怎样记;分别按“乐”的不同读音组词。

2.书写生字,注意展现书写规律。

3.抄写第1——3段新词,选一二个造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的语气朗读,背诵第5自然段。能回答课后问题,了解我国20多年来发射的人造卫星的简要情况,为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而骄傲。

2.学会4——5段中的新词,能查字典据词确定带点字的意思,并说出词语的意思。

3.能默写课文最后一句话,能给两个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说出叹号和顿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朗读与考问:以欢快的心情朗读1——3自然段;有哪些重要内容必须记住?

入课:自从第1颗人造卫星上天到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短短20多年里,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什么发展——

二.模仿上节课读书方法,自学4.5自然段。

三.反馈学情,交流学习信息。

1.读4.5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2.说出这两段中特别应该记住的内容是什么?

要记住:20多年里发射了30多颗卫星,其中有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

14颗卫星还按预定的轨道返回地面。

我国航天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训练:

1.按回答的每一内容朗读有关句子。

2.体验:第4段末为什么用感叹号?作者感叹什么?读了这段课文你自己有什么感觉?

3.朗读:以自豪的语气朗读4.5自然段,并能背诵。

4.说说:查字典据词定义说出“其中,通讯,浩瀚,轨道,返回,航天科学技术”等词语的意思。

3.回答课文第2个问题,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收拢,检验学习质量。

1.朗读全文:按1.2.3段朗读,4.5段背诵的方法进行训练。

2.归纳读法:学会了读书是要记住重要内容,并能通过口述,笔记把他们牢牢记在心上,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3.学生交流:对这课文学习还有什么意见或想法?

五.独立完成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认识两个新偏旁“身、月”,以及和它们有关的字。在本课要求查字典有一定的速度,每个字平均1.5分钟,不一定让每个学生都在本课达到要求,允许存在个体差异。

学情分析

本课在认识两个偏旁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字形认识生字,学生学会通过部首来猜字义。同时要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并结合本课通过认识偏旁的识字特点来加强学生的查字典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偏旁“身”和“月”以及带“身”和“月”的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发现汉字形体特点,能有规律地识字,并借助图片和字典协助认字。提高查字典的速度,提高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挂图导入:

逐一出示两个古代的汉字“月”“身”和挂图,你们能猜出这两汉字是什么字吗?对,它们就是以前我们认识的两个老朋友“月”和“身”。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和它们有关。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点评:由古代象形文字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汉字”,为“我要学汉字”。

二、认识新偏旁及相关的字:

(一)出示一组词语:躯体、躺下、鞠躬、躲藏。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词,发现了什么?它和我们学过的“身”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偏旁的书写与汉字不同,为书写的正确和美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2、想想看这些词为什么都有“身”字旁呢?

(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这些字你都认识吗?谁会读?(a、指名认读B、抢读)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身”字旁的字?(学生根据平时的识字情况回答。)

点评: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为什么上面几个词都带有“身”字旁,教师可谓用心良苦,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又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总结事物的规律。

(二)出示第二组词语:

心脏、肝脏、肠胃、皮肤、肌肉、脂肪、胸膛、胆量

1、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些词语的认识,不认识的字,动手查一查字典。

……此处隐藏8199个字……,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

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看看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品读赏析

课件出示: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请同学看后互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互读、互听、互学中读好描写优美景色的段落,通过朗读体会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方法指导: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趣”的?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找出来

读了课文,有什么感想,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拓展延伸

你见过大自然的哪些景象?

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四、识记生字

1、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2、指名读要认的字。

五、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六、作业

找出写景的文章,自己读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三、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重点)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难点)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2.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情景动画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认识词语。在此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更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设计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

《语文教案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