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5-10-02 08:48:18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集合10篇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雪花片,石头,积木,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

3、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小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能用什么办法可以过河?

(1)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吗?我们来试试吧!”

3、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4、幼儿再次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这次请小朋友操作,把能浮起来的材料贴在记录表上。

(1)幼儿自己操作,并记录结果

(2)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教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

幼儿集体纠正。

4、小结

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棒,可以帮助小蚂蚁过河啦,我们再去找找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让小蚂蚁过河吧(幼儿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想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抓住幼儿园喜欢玩水的特性,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猫头鹰捉田鼠的本领,知道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2.知道猫头鹰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猫头鹰捉田鼠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快看看,今天谁来啦?(出示猫头鹰图片)

二、展开活动

1.讨论、说议

师:⑴猫头鹰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谁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眼睛很大、很亮/羽毛是黑色的/爪子很尖的/还有嘴巴也是尖尖的/有点胖)

(晚上会站在树上睡觉/还会捉老鼠/帮农民伯伯看好田地)

⑵它是怎样在漆黑的夜晚捕捉田鼠的呢?

(眼睛很亮的,看有没有田鼠出来偷东西,然后很快的飞过去,用爪子/嘴巴捉田鼠)

⑶你喜欢猫头鹰吗?说说你的理由!

(让幼儿大胆地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

师:猫头鹰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3.游戏

猫头鹰捉田鼠

(规则:师扮猫头鹰,幼扮田鼠,师喊:天黑咯,猫头鹰要出动啦!)

三、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猫头鹰在孩子们的心中一直有着一份神秘感,昼伏夜出、身手敏捷。而那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一直吸引着小朋友的眼球,特别是它的眼睛总喜欢一睁一闭,特有趣!孩子们可喜欢猫头鹰啦!还说将来有机会一定要亲眼看看猫头鹰呢!整个活动,一直洋溢着孩子们那份纯真、善良、温暖的关爱之情。很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废品再利用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4、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懂得废物利用,节约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固体胶,制作手工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2、用废旧物制作的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

2。垃圾的来源?(生活,工业,农业,商业)

(二)废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看图片)

(三)垃圾的处理方法(掩埋法,焚烧法),以及它们的弊端。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激励幼儿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呢?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废品做成漂亮的礼物送出去,你们觉得呢?

(四)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纸灯笼》,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1)教师:看,这是什么?知道这件宝贝是用什么做的吗?(废旧的宣传单),小朋友想要一个这样的灯笼吗?快动起手来吧!

(2)动手制作。

1、师:现在在小朋友面前的是老师用废旧的纸裁好的各种图形,小朋友可以从中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制作。

2、教师进行示范,幼儿进行操作。(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小灯笼漂亮吗?老师这还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 ……此处隐藏1861个字……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幼儿和球宝宝一家随《去郊游》音乐入场,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要带小朋友进行一次神秘旅行。在旅行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一些困难。我们要一起想办法解决它,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响起快乐的音乐,然后才能继续前进。

二、过程部分

(一)给物体充气--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变化。

1.幼儿尝试给物体充气,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变化。

2.猜想如果气球一直充气,气球会怎样?

教师小结:给物体充气,物体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一直充气,物体会爆炸的。

(二)游戏"变成充气的物体",用动作表示充气前后的变化。

1.幼儿自己是充气物体,幼儿自己用肢体表现充气变大的样子。

2.尝试用身体其它部位表演变大变小,进一步感受充气前后的变化。

鼓励幼儿尝试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嘴巴、手)来表演变大变小的形象。

3.变稍大一些的气球,尝试体验合作,感受充气变大与破掉的情形。

(三)幼儿变成一只气球:幼儿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漏气、越来越小的情形。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感知沙子、石子、黄豆的不同特征。

2.会用耳朵辨别三种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3.关注身边的自然物,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子、石子、黄豆,盆子、罐子、椅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察自然材料,引发活动兴趣。

1、“我们身体有什么宝贝?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知道我们要用6个宝贝:眼睛、鼻子、耳朵、嘴、手、脚进行探索活动。)

2、“小朋友们请看,椅子下面藏着什么好玩的东西?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沙子、石子、黄豆.)

二、用手玩材料,感知他们的不同特征。

1、“你们想玩吗?想怎么玩?”(要求:蹲下来玩,轮流玩三种材料,注意不要把材料撒到盆子外面。)

2、“你怎么和他们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摸上去有不同的感觉,看上去也有不同的感觉。

三、用罐子玩材料,初步了解声音。

1、“欢迎罐子宝宝,请小朋友们想办法用罐子宝宝和三种材料制作一种乐器。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玩,教师引导幼儿:装一装、摇一摇、听一听、倒一倒。

3、反馈:“你是怎么让罐子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的?罐子是怎么会有声音的呀?(打开验证)谁能发出相同的声音?请相同声音的罐子宝宝来一起唱唱歌。”

4、思考:“你们的罐子宝宝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不同的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不一样)

四、通过听觉辨别沙子、石子、黄豆发出的不同声音。

1、出示三个罐子:“沙子、石子、黄豆玩捉迷藏躲进罐子里,你会把它们找出来吗?考考你们不打开盖子看,你有什么更聪明的好办法吗?原来听声音就能很快找出它们是谁?那我们仔细听听,这个罐子里是谁?”

2、再请几名幼儿上来辨别,教师引导:摇一摇、听一听、说一说(与它告别的话)。

五、送沙子、石子、黄豆“回家”。

1、沙子、石子、黄豆都有自己的家,看一看,这是谁的家?(示范送罐子宝宝回家)

2、幼儿探索游戏:摇一摇、听一听、送一送、说一说。

3、检查验证:老师带领幼儿打开验证,发现错误及时随机应变作出处理。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目标:

1。巩固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认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准备:

1。课件、故事《颜色精灵》、红旗一面

2。每组房子4间、胶水、擦手布、红、黄、蓝、绿4张不同颜色的门和窗若干。

过程:

1。 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到颜色王国去玩玩

1) 看课件,讲故事,让幼儿初步感知4种不同颜色。

颜色王国里有红、黄、蓝、绿4个颜色小精灵,他们都住在一栋漂亮的小楼房,他们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天开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小朋友和颜色小精灵玩以后,将颜色小精灵送错了房间,到了晚上4个小精灵在房子里吵了起来。“红色你为什么住在我的房间里?” “绿色你为什么住在我的房间里?” ……4个颜色小精灵越吵越凶,最后谁都不理谁了,颜色国王知道了这件事情马上来到了颜色小精灵住的房子里,用魔法帮助颜色小精灵回到了自己的房间,4个颜色小精灵这才安静的睡觉了。

2) 利用课件让幼儿练习为颜色精灵匹配对应的颜色,并进一步认识4种不同的颜色。

第二天,小朋友又来找颜色小精灵玩,但是没有找到颜色小精灵,他们想请小朋友帮助他们一下。

红色的小精灵住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红色小精灵住在红色房子里)那么他们的窗户和门应该是什么颜色呢?(门和窗户是红色的)那么我们一起喊喊,看看他是不是在红色小房子里,(喊:红色小精灵快出来吧)现在我们再看看他的门和窗是不是红色(黄、蓝、绿)的。

  2。 游戏《找朋友》

小精灵很感谢小朋友帮助他们装饰了漂亮的门和窗,可是只有他们没有朋友很孤

单,我们帮他们找一些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1) 介绍游戏规则和安全要求。

红色小精灵喜欢红色的伙伴,蓝色小精灵喜欢什么颜色的伙伴呢?……我们的屋子比较小,小朋友在帮小精灵找朋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要慢慢走,不要挤,要学会等待、互相谦让,注意安全)

2) 幼儿为颜色精灵找朋友

3) 评价活动

小朋友你们都帮小精灵找到了朋友,让我们一起像小猫一样,走到红色(蓝色、黄色、绿色、黑色、白色)小精灵的家,看看我们为他找到了那些朋友。

  3。 幼儿操作活动《颜色匹配》

现在颜色小精灵都找到自己的家,小精灵说:“小朋友

棒!,这么快就帮我们找到家,谢谢你们。” 现在我们还想和小朋友玩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要请小朋友帮帮忙,小房子的门和窗没有颜色,想请小朋友帮忙贴上和房子相同颜色的.门和窗。他们的窗户和门的颜色要与他们的衣服颜色一样。红色(蓝色、黄色、绿色、黑色、白色)小精灵的门和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1) 幼儿以组为单位为小房子的门和窗匹配颜色,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2) 幼儿作品展示

3) 幼儿活动评讲。

小朋友我们先看看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帮小精灵贴对了门和窗,一组一组检查,小朋友真不错,都帮红色小精灵找到了红色的门和红色的窗……

  4。 延伸活动为教室外面的小精灵找家。

小精灵很感谢小朋友帮他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伙伴,还为他们装饰了这么美的房子,教室外面有一些小精灵他们迷路了,我们一起去把他们送回家吧。

  5。 教师语言引导结束活动。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集合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