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想象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2、感受找到妈妈的快乐,体验母子亲情。
活动准备:
1、《丑小鸭》故事片段
2、区域中欣赏过故事
3、有关《丑小鸭》故事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内容
关键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通过欣赏动画片《丑小鸭》,已经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环节一方面是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导入活动,是孩子对故事内容的回忆,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如语言的完整性,组织语言的能力等)
二、欣赏故事片段,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片段一(鸭爸爸亲热鸭宝宝情节)
关键提问:
(1)鸭爸爸、鸭妈妈爱它的.宝宝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鸭爸爸、鸭妈妈看到自己的宝宝出生,它们心里怎样想,猜猜它们会对鸭宝宝说些什么话?(学做鸭爸爸,鸭妈妈)
(3)爸爸妈妈也一定很爱你们,他们是怎样来爱你的?
2、片段二(鸟妈妈喂食情节)
关键提问:
(1) 发生了什么事?
(2) 鸟妈妈为什么把小鸭子赶走了?猜猜鸟妈妈发现丑小鸭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3、片段三(丑小鸭哭泣情节)
关键提问:
(1) 丑小鸭怎么了?它为什么这么伤心?猜猜它心里在想些什么?
(2) 丑小鸭这么伤心,你会怎么做?(引导孩子说些安慰的话)
4、片段四(丑小鸭找到鸟妈妈的情节)
关键提问:
(1) 发生了什么事?
(2) 猜猜丑小鸭见到妈妈时的心情,它会对天鹅妈妈说些什么话?妈妈见到丑小鸭的时候会对它说些什么?(学做丑小鸭和天鹅妈妈)
(本环节主要以情感为主线,在欣赏四个片段的过程中,孩子通过观察与想像,尝试表演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充分融于故事情节中,以此来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感受找到妈妈的快乐,体验一种母子亲情。另一方面也给孩子提供了一次在集体面前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
三、欣赏小桃花剧团表演故事《丑小鸭》
(童话剧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能极大的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因此孩子们非常喜欢表演童话剧。本环节一方面让孩子完整欣赏故事表演,再次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另一方面是激发我班孩子下次表演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 会说、会用一至三个新词汇。
2、 能够完整地叙述故事。
3、 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 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难点
在幼儿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顺利完整地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猫医生过河的故事图片3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图片,将幼儿引入故事情景,介绍角色背景,讲述《猫医生过河》的故事。
(二)幼儿学习续编故事
> 1、就图片内容对小朋友进行提问,帮助他们理解故事。
2、以组为单位让小朋友讨论续编故事。
3、请故事编得好的小组选出代表起来,给其他的小朋友讲他们续编的故事。(2~3个组)并对续编的故事进行简短的评价,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澄清。
4、老师也来续编一个故事,并请小朋友们为老师编的故事提一些建议。
5、请小朋友们共同编一个故事的结局,让故事更完整。
(三)小结部分
总结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联系实际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热团结友爱,热情帮助别人。
延伸活动
在小朋友们续编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性情景表演。
教案反思:
首先以谈话的方式介绍一个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然后导入正题,咱们看看《猫医生过河》是否符合一个故事的要求,听磁带录音让孩子们评判,孩子们都能听出故事还没有完,缺结尾。我让孩子们看30、31页的图片,再次复习故事的开头:接连下几天雨,天气忽冷忽热,小动物们都生病了,猫医生准备去给小动物们看病。
故事的中间:小桥被河水冲垮了,猫医生过不去河,急得直叫,大象、小牛、抬水的小兔姐妹、两只大白鹅都要帮猫医生过河了。
我设疑问:“请小朋友想想猫医生是怎样过河的?”孩子们众说纷坛,有的说:“大象用长鼻子送过去的。”有的说:“水牛驮过去的。”
有的说:“大白鹅驮过去的。”
我追问了一句:“小兔姐妹不是也要帮猫医生过河吗?”
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小兔姐妹是瞎说的,它们不会游泳怎样帮猫医生过河呀?”我笑了笑,没有作答。
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瞪着眼睛瞅着我,我停了停,让孩子们观察图片,小兔姐妹手里有什么?“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桶能干什么?“装水”“除了装水呢?”孩子们鸦雀无声,不知道还有什么用途,我说:“假设猫医生站在水桶里,用小棍作浆,是不是小桶犹如小船,能把猫医生送过河去!”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小兔姐妹不是说谎,虽然他们不能,但是它们的小桶能帮猫医生过河。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猫医生过河的途经画在了纸上。
通过以上的活动,孩子们听故事注意力集中;看图时,懂得怎样去观察图片;有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但不足之处:
1.观察图片时,只抓住事物的表面,不会去探究;
2.知识面窄,遇到较难的问题就束手无策;
3.有部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今后,要多让孩子们看各种图书开拓视野,让孩子看少儿节目来增长知识,不仅限于课本上获取知识也要鼓励幼儿课外通过不同途径来获取知识,每天让每个幼儿说出自己今天最开心的事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小百科:一般的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夜行性。
大班语言教案 篇3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准备: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月亮变化图。
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此处隐藏4206个字……索中前进。直到观看专家讲座视频,观摩优秀教师讲课,和同事共同探讨、交流,才渐渐摸索出了语言教学活动的方法及思路。
【活动目标】
1、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知道要保护动物。
2、愿意欣赏诗歌,喜欢跟读诗歌,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认读字词“猫头鹰”、“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猫头鹰头饰、启蒙阅读《猫头鹰》大范例、启蒙阅读读本。
2、字卡“猫头鹰”、“该”、信封、汉字沙包。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开始部分:
猜谜语:像猫不是猫,黑夜站树梢,白天睡大觉,夜晚捉老鼠。
幼儿猜谜底,师出示字卡“猫头鹰”
二、基本部分:
1、欣赏大范例。提问:(1)画面上是什么时间?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猫头鹰和其它的鸟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3)请你猜想一下,猫头鹰为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欣赏诗歌。(1)提示幼儿欣赏诗歌常规。
(2)提问:①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②猫头鹰睁着那只眼睛做什么?闭着那只眼睛做什么?
3、游戏活动:《猫头鹰来信了》
师头戴猫头鹰头饰读猫头鹰的来信,请幼儿说一说猫头鹰为我们捉老鼠,我们要怎么对待它们?
4、跟读诗歌。提问:(1)诗歌中的“想”做什么?
(2)模仿读“我”的语气读句子。认读“该”。
5、学做猫头鹰。幼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说说自己睁眼在做什么?闭眼在做什么?
6、鼓励幼儿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仿编成诗歌。
三、结束部分
游戏活动:《猫头鹰捉老鼠》
【教学反思】
诗歌的内容浅显易懂,比较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动物的兴趣十分浓厚,知识掌握较快。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对幼儿提出了比较多维的问题,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想象抒发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因为班额较大,师对幼儿经验水平的了解不够,往往只能关注到个别幼儿,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幼儿。
师活动前材料准备充足,语言精练,活动环节会较为紧凑。活动后,要充分考虑幼儿对活动的需要进行教学调整,也会认真吸取同仁提出的宝贵意见,更进一步完善活动设计,开展适合幼儿自主发展的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8【设计意图】
每个人在心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梦想:能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法师,生活能因为魔法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让自己的家与绿色森林融为一体,随时享受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和充满生机的绿意,在爬山虎的绿荫理享受清凉,把桌椅变成树的模样,在绿色的帐篷理做梦,给爸爸妈妈化个怪异的妆――故事里的魔法,既是孩子的童话,也说成人的梦想。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场景、人物的趣味性。
2、熟悉故事内容,学会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讲述画面中场景、人、物的变化。
3、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能将自己的想象通过画、说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大图书、磁带、图片(关于树木被砍伐、田地干枯2张)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教师播放魔术师刘谦表演的一个小魔术,引起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看魔术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魔术,一定要仔细看哦!你们还看过什么魔术表演呢?看了魔术表演你有什么感觉?
2、引出故事《我是绿魔法师》,引起幼儿阅读故事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可知道,有个叫顽皮豆的小朋友,他自称他是"绿魔法师"。那他有什么魔法呢?我们一起到故事中看看吧!
二、自由阅读。
1、幼儿有序地取书。
2、幼儿自由地阅读故事,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绿魔法师在家里的哪些地方施了魔法?房间里有些什么?这些东西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有什么变化?
3、教师与幼儿一起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神奇性。
师:你喜欢顽皮豆的魔法吗?说说你最喜欢他变的哪个魔法?
4、引导幼儿说出魔法的细节,对孩子的回答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
三、大图书阅读。
1、师生一起看大图书,逐页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第1页,引导提问:顽皮豆从森林里玩耍回来有什么变化呢?他说了些什么?幼儿回答,然后和幼儿一起学说顽皮豆的话:"我是绿魔法师。"并配上动作。
(2)观察第2页-第11页:我们一起来看看顽皮豆的绿色的魔法吧。
第2页:顽皮豆的魔法从哪里开始的呢?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
第3页:顽皮豆的新窗帘是什么样的?这样的窗帘你喜欢吗?为什么?
第4、5页:魔法让桌子、椅子变成了什么样子?出示大字卡"桌子""椅子"。
第6、7页:小床变成了什么?周围有哪些变化?
第8、9页:妈妈和爸爸有什么变化?你希望你的爸爸妈妈变成那样吗?
第10、11页:顽皮豆跑到了哪里?他的魔法让卫生间发生了什么变化?青蛙是怎么变出来的?小鸟为什么愿意到这里来?
第12、13页:顽皮豆的家变化了什么?他喜欢吗?你喜欢绿魔法师给家里带来的变化吗?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逐页引导幼儿大胆观察,想象,并找出答案。)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看大图书,完整地欣赏故事一遍。
3、幼儿看小图书,听录音讲故事。
四、活动延伸
1、顽皮豆是个绿魔法师,他把家里变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可是在我们的大自然生活中呀,有的地方可就不这样子了,(出示被砍伐的树木,田地干枯的图片),当你看到这幅图片,你的心情怎样呀?要是请你来当魔法师,你准备做一个怎样的魔法师呢?你想在这里施展什么样的魔法呢?
2、请幼儿画一画,说一说。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语言活动中,我充分把握住孩子爱听故事的习惯,捉着幼儿的好奇心,通过观看魔术师变魔术的视频引导幼儿进入主题,幼儿在整节活动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大胆想象、非常主动地去寻找答案。特别是在最后我还把环保教育渗入其中,当孩子们看到我所出示的图片时,每个小朋友都愿意当一个出色的魔术师,愿意把我们的大自然变得绿绿的,而且还想到了很多很多环保的方法(比如节约用水、多植树),在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时,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