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引导幼儿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从优美的童话作品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是语言活动的目的之一。快乐是幼儿最常感受到的一种情绪体验,但快乐的涵义是广泛的。中班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正是让小朋友从神奇、优美的童话故事里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并欣赏作品,了解小花籽寻找快乐的经历。初步学习句式:“快乐,快乐,我给大家××,大家喜欢我。”
2、参与谈话活动,乐于在集体面前大声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快乐。
3、懂得为大家做好事,自己会得到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成幻灯片、影屏展示台。
2、每人一个汉字小花籽头饰。
3、字卡:小花籽、太阳、小鸟、蜜蜂、青蛙、雪山、大河、草原。
活动过程
(一)幼儿带着头饰随音乐“蝴蝶找花”入场。
(二)教师出示小花籽:“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小花籽的'故事。”
(三)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提问:
1、故事中的小花籽从妈妈的怀里蹦了出来,它要做什么?(出示字卡“快乐”)
2、你们知道什么叫快乐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
(四)播放幻灯片,再次欣赏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提问:
1、小花籽在寻找快乐的路上遇到了谁?它们是怎么说的?(要求幼儿用作品中的语言连贯地回答,拿着字卡分别学说角色的对话)
2、太阳、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感到快乐?(在讨论中让幼儿懂得,因为它们为大家做好事,大家喜欢他们,所以它们感到快乐)
(五)学习角色对话。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说的话吧。请拿出字卡,说说字卡上的宝宝的话,然后再与你旁边的朋友交换着再说一说。
幼儿说角色对话,教师巡回指导。
过渡语:小花籽看到大家都找到快乐,它也要去寻找自己的快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样寻找到快乐的?
(六)欣赏故事的后半部分,提问:
1、小花籽最后找到快乐了吗?它是怎样做的?
2、小花籽是有谁帮忙的?它们飘过哪些地方? (出示字卡:大河、草原、雪山,幼儿回答后,并找相应字卡)
3、小花籽最后在哪儿留下来了,为什么?(结合字卡进行)
4、教师小结:小花籽知道只有为大家做好事,大家才会喜欢它,自己才会得到快乐。
过渡语:现在我们完整地听完这个故事,然后告诉我你们感到快乐的事。
(八)结合课件,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谈谈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加深对快乐含义的理解。
(九)教师讲评,请每个小朋友戴上头饰扮演小花籽,去询问幼儿园的其他工作人员是否快乐,鼓励幼儿大方地与他人交往。
师:那我们一起去问问幼儿园里的老师们是否快乐吧。来,我们出发吧。
幼儿随音乐退场。
快乐是幼儿最常感受到的一种情绪体验,但快乐的涵义是广泛的。中班的孩子,因为年龄的关系,在很多时候,往往都只想到自己,而忽视了别人,而能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种体验对于幼儿的成长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于是我选择了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虽然这个教材比较老了,但是这个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花籽”寻找快乐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又通过生动、有趣的角色对话,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感情,最终让幼儿升华到懂得为大家服务,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的境界。
我在课前自己制作了《小花籽找快乐》的PPT课件,将整个故事融合进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由于课件的图片比较鲜艳、生动,所以观赏课件更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活动中,我创设宽松的语言氛围,通过让幼儿欣赏故事,学说并表演故事对话,让幼儿多说,敢说,乐说,发展幼儿的思维,又通过表达自己的快乐将幼儿原有的经验进行提升,懂得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道理,努力在幼儿心灵播下爱的种子。
中班教案 篇2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①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②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
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
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
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 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中班教案 篇3一、幼儿情况分析:
农村孩子家中,都会收藏有许多自织的土布,因此,本学期一开始,我们就组织孩子们收集各种各样的土布,大家的积极性也特别的高,一下子就找来了许多花色的土布。有一次,当小朋友看到各种漂亮的小花蓝印花布时,都赞叹不已,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一直在追问这些花纹是画出来的吗?我就告诉他们是印出来的。“是怎么印出来的呢?”孩子们继续追问。这说明许多孩子对这些花布的来历一无所知。如何让现在的`孩子了解这段历史,进而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增强对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高尚品格的认识,从小培养孩子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基于以上情况分析,我就决定以花布作为素材,让孩子放开手脚自己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设计了此次课 ……此处隐藏2541个字……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师: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二、操作课件,让孩子初步感知8以内的数量。
花园里,飞来了7只蜜蜂,后又飞来了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师: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老师想变成数字几?8像什么?
师:8能表示8只蜜蜂,8朵花,8还能表示8辆汽车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三、游戏: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水果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的水果宝宝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水果,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四、巩固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师: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小鱼,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小鱼又对又多。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中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2.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3.学习5的.形成,知道4添上1是5。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蘑菇,兔子,萝卜,数字卡片。
2.学具准备:人手一幅蘑菇,一只铅笔。
3.幼儿经验准备:会点数4以内物品,会玩数字游戏。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走线。
2.线上游戏:《爬高楼》、《拍手数数儿歌》。
二、集体活动。
1.创设故事情境:小兔去森林采蘑菇,出示4只小兔图片,请幼儿点数。从左到右摆成一排,点数并说出总数4。
2.教师再出示一只小兔,教师带着幼儿边点数边启发幼儿说“4只小兔添上1只,一共是5只小兔。”
3.认读数字“5”,引导幼儿说说数字“5”像什么。
4.请个别幼儿上前用教具演示,用一一对应方法结合小兔吃蘑菇的故事进一步理解4添上1是5。
5.操作教具萝卜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兔子比萝卜多,萝卜比兔子少,进一步理解4比5少1,5比4多1。
三、操作练习《按数取物》。
请幼儿在蘑菇上粘贴5个圆点。
四、游戏:抱抱团。
通过玩抱抱团的游戏,巩固数字1—5。
五、活动结束,整理学具及场地。
活动延伸:
1.利用生活中其它物品练习5的形成,了解5的实际意义。
2.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孩子需要一定数量的物品时,家长都可以引导孩子用数字先表示出来,然后再按数字表示的数量拿取物品。
中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绘画来表现冬季景物的特征。
2、启发幼儿画出小朋友冬季取暖活动的动态。
3、培养幼儿选择适当的色彩和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画面“冬天到了”1盒彩笔。
2、1张冬季风景图,3张小朋友动作图片。
3、在冬季锻炼活动中,组织幼儿观察小朋友活动的情景和动态。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冬天到了,小朋友知道冬天里自然景物啊,人啊……都有些什么变化?
(出示些风景图:从树叶、河水、人们服装的变化来谈)你们看到了吧?到了冬天,有这么多东西在变化。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做动作。
教师出示小朋友活动的动态图片:冬天很冷,小朋友为了取暖就需要做各种
运动。你们看,这张图片上的小朋友们正在做各种不同的动作。你们能根据他们的动作猜出他们在做什么运动吗?(幼儿议论、回答:跳绳、拍球、踢毽子等)小朋友们想想看,除了这些运动,还有什么运动能取暖呢?做不同的运动,膀子和腿的姿势就不一样,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做几个动作,我们猜猜他们做什么运动?(请2—3人做,并请幼儿回答)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画一幅“冬天到了”的画。在画面右边的纸上我们先画
冬天的'风景,再画人。要求从人的服装上能看出是冬天,从人的活动中看出小朋友是运动中取暖。想一想,在彩色的图画纸上用什么颜色画才能看得清楚,才好看?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画面内容是否反映了冬季的特征,构图是否合理,适当帮助能力差的幼儿丰富绘画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全部作品,评选出绘画内容丰富,冬季特征明显的作品。
活动延伸
根据天气情况可做冰锣加深对冬天寒冷的天气的体验。
中班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会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蝴蝶翅膀的深浅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学习用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的相近色、对比色的套色运用。
3、有仔细、耐心的'良好作画习惯。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供欣赏的示范作品、勾线笔、水粉、油画棒、纸、水,调色盘
教学过程:
1、观察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1)、找找线条排列有什么规则?粗细线、排得密颜色深;
(2)、强调套色的运用。
2、幼儿作画,讲解要求
(1)、用粗细线、排列稀或密体现深或浅;
(2)、可以用图形组合画各种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
(4)、耐心、仔细地作画。
(5)、套色运用讲解
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提可请幼儿互相观擦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3、展示幼儿作品
(1)、看一看、说一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
教学反思:
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了线描画,对于有的线条宝宝的绘画掌握的不是很熟练,有的画的歪歪扭扭的,所以这一次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下次有空还是要先单独练习几次线条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