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

时间:2025-07-26 00:12:11
《摆渡人》读后感合集13篇

《摆渡人》读后感合集1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摆渡人》读后感 篇1

世间最美的在遇见,莫过于历经生死一线,然后你就在那里跟我说了句“我在这里”。

崔斯理准确来说这不是他的名字,他没有名字,不知自己何时开始存在,也不知自己何时消失,他的存在只是因为灵魂需要,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然后护他们周全,送他们到达彼岸,周而复始。从开始的充满热情的参与到后面麻木冷漠,感情对于他而言似乎成了一种累赘,他的存在似乎只是灵魂旅途的配角。每个灵魂都是自己曾经生命中的主人公,他没有,他只是一个摆渡人。

直达这个少女的出现,打破了他世界里的规则。崔斯理变成迪伦想要的样子出现出现了,一个16岁的翩翩少年。当少女一人从列车中走了出来,茫茫的世界中只有这个少年的存在,面对无数的疑问,她选择的是相信,毕竟前途之路,只有这位“共患难”的少年相伴。当得知自己死亡的消息,她是平静的,冥冥之中似乎知道了。他对这位少女的反应感到吃惊,他以为她会其他灵魂一样哭泣或不安,她没有。或许现在的世界已让她的心千穿百孔,从小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和母亲无话可说,唯一的朋友转学了,在学校老师的嘲笑同学的戏弄,还有未能遇见的父亲。突然离世这个结果还是能接受吧,唯一想到痛苦的母亲和未曾见面的父亲,但事已如此别无他法。

或许两颗无依的心在数次的遇险中靠近了彼此,当遇到危险迪伦总是为崔斯理着想,会为他感到愧疚。当崔斯理为救她身处恶魔之地,是她将崔斯理唤回她的世界,迪伦与所有的灵魂不同,她会关心崔斯理的一切,会听着崔斯理的故事安然入眠,崔斯理他在改变,变温柔,变感性。

崔斯理告诉自己不能爱上她,不能给她希望。但是他的心替他做了决定,他吻了她,给了她承诺:不是护她这一路平安,而是护她一世周全,和她一起走向未知的终点。然而我只是你的.摆渡之人,我只能望着你离开,将你送向荒原与地狱的交界,我只不过是这荒原的向导与保护者。为何要我爱上你然后送你离开,于是我给了你承诺,让你心安,我在结界看着你痛彻心扉,却无能无力,然后转身离开,引渡下一个灵魂。

当来到这个目的地,迪伦可以这里安逸生活,等待着亲人的到来,但是如若这个世界这个没有你,我活着不过只有躯壳,我知道你是我的摆渡人,只能送我一程,但我想越过规则之门来找你,回去的路充满艰险,纵然恶魔可以随时将我吞噬,因为你让我变得无惧,我不知道我们的明天会是如何,但我想不顾一切的来到你身边,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

迪伦回来了,将来时艰险的路又经历了一遍,只不过这一次是独自一人。因为爱,让她有勇气战胜恐惧。在相逢时刻崔斯理是惊讶,但更多的应该是欢喜吧,未曾改变模样还是原来的样子,或许冥冥有感应会再次相见。

“我回来了,为了你。”

  《摆渡人》读后感 篇2

高二开学了,在经过搬宿舍、搬教室之后终于安定下来了,高二9班的讲桌上有一本书《摆渡人》,拿来翻看,刚一开始,看前边第一部分感觉自己看不懂,仔细想想应该是心不静没有读进去,晚上在教室里待着再看时,踏下心来才看进去。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内容是这样的,15岁的迪伦在学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转学,加之和母亲关系太过一般,这些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当她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她还心情激动地想象着和父亲见面时的场景,但由于意外发生了事故,当迪伦从出事的火车艰难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时,她寻找着列车上其他幸存着,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摆渡人。她天真地认为自己还活着,她要求崔斯坦走向相反的方向,去继续寻找那些所谓的幸存者,只是崔斯坦并未答应她的要求,继续带着她向前走。她们走过山峰,闯过了山谷,还有那深不见底的发出恶臭的湖水,躲过恶魔,迪伦发现在和崔斯坦的相处中,她爱上了这个属于千千万万个灵魂的摆渡人。而崔斯坦也爱上了这个天真无邪,善良坚定的小姑娘。

当崔斯坦被恶魔拽下去的时候,迪伦苦苦等了他两天,而几乎失去意识的崔斯坦在听到迪伦大声喊着:“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时候,意识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边,这时他们纯洁的.爱情进一步升华。

就要分别了,迪伦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爱着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无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线处崔斯坦别无选择地走了,去迎接下一个灵魂,开始新的任务。倔强的迪伦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返回荒原,去寻找只属于她的崔斯坦。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见了崔斯坦,他们一起向那失事火车的方向赶去,一路上迪伦都在鼓励崔斯坦前进,在这个途中,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

读完这本书,不禁感慨,其实人生就是不断穿过一 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坚定总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我们一生中总会有迷茫的时候,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在迷茫时我们需要有人指引,学生在学习中也有迷茫的时候,而班主任在学生迷茫时能够做出恰当的指导,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阶段的摆渡人,在人际交往中有时我们也会迷茫,我们也需要摆渡人引领自己。在我们的工作中,当我们没有目标时,就是小说中的荒原,我们需要找到那个摆渡人,为自己指引。好在自己一直遵循的是自己是自己的摆渡人,坚定信念我们才能铿锵前行。

  《摆渡人》读后感 篇3

扑面而来的暖风带着春天的气息,山脚的斜坡的绿色草坪上点缀着红红黄黄的花。阳光铺满这广袤的荒原,在这美景下,有一种散漫的气息。背风坡的阴影处,矮小的灌木丛中藏着黑色的影子,那是恶魔。躲在暗处,寻找机会偷袭每一个由摆渡人带路的灵魂。

“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

在这片荒原,由灵魂心里深处的世界勾勒的荒原,有的灵魂在摆渡人的指引下,在不停的奔走逃亡中,逃离恶魔的`袭击,成功到达进入天堂的入口。而也有一些灵魂,没能经过这次考验,被恶魔拖拽入地下,成为贪婪而可怕的恶魔,永远的死去了。

中间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一名二战中的德国士兵,他才19岁,被迫当兵。厌恶战争的他不仅不能远离战争,而被安置在丧失人性,充斥着绝望的地方,纳粹集中营,他被安排分管犹太人。有一天,一个长官强迫他开枪杀掉一位中老年男性,那位犹太人跪在地上,恐惧的发抖。而他下不了手,没有开枪。最后长官开枪打死了那位犹太人,随后当天晚上,也杀了这名19岁的士兵。

我和主人公崔斯坦一样,深深的敬佩这名19岁的德国士兵。这名士兵最终在崔斯坦的带领下,越过荒原,成功抵达天堂。书中的天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地方。在这里,你能和跨过荒原的家人团聚,在另一个地方,和家人永久的生活。

这里的天堂是非常美好的存在,尽管通往天堂的路是危机四伏的。崔斯坦,主人公,他不是人 ……此处隐藏7138个字……迪伦穿越回了人世,做了回凡人。并因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条隐形的纽带,彼此无法分离。

第二部中,摆渡人苏珊娜见认识已久的摆渡人崔斯坦与其灵魂迪伦成功的离开荒原,穿越回人世后,也有了要跟随崔斯坦一起做回凡人的念头。因此决定利用其负责指引的灵魂杰克,并跟随杰克一起成功穿越回了人世。两人之间同样产生了一条隐形的`纽带。

摆渡人崔斯坦与摆渡人苏珊娜跟随各自的灵魂穿越回了人世后,荒原与人世之间留下了一个破洞,给荒原中的恶魔穿越到人世大开杀戮留下了机会。

审判官降临,先数落摆渡人崔斯坦的种种罪行,崔斯坦与审判官约定,给三天的期限消灭来到人世的恶魔,并修补好荒原与人世之间的破洞。在与迪伦一起踏上消灭来到人世的恶魔与修补荒原与人世之间的破洞途中,遇上了另一摆渡人(相识已久)的苏珊娜与杰克。

起初苏珊娜对崔斯坦谎称是跟着崔斯坦与迪伦的那个留下的破洞一起穿越过来,之后不得不坦白,自己利用灵魂杰克穿越回来并留下了另一个破洞。最终在四人的努力下,把所有穿越来到人世的恶魔消灭并修补好了两个荒原与人世之间的破洞。在此过程中,苏珊娜意识到自己只是崔斯坦相识已久的朋友,而迪伦才是崔斯坦真正的灵魂伴侣。

三天期限到,审判官再度降临,同样的数落摆渡人苏珊娜的种种罪行,苏珊娜无可辩驳,而杰克选择离开苏珊娜(离开的结果意味着选择死亡)。

审判官最终判决,让苏珊娜回到荒原,重返自己的岗位(相当于死刑判决)。并说:苏珊娜与杰克之间的纽带是黑色邪恶的,全由贪婪和自私结成。而崔斯坦与迪伦之间的纽带明亮、净朗,闪着光芒,不愿将这光熄灭。假如今后还有任何恶鬼出现在此地,并要崔斯坦与迪伦来善后。

读到最后,笔者想起了两只狼的故事——一天晚上,老爷爷与孙子们围炉夜话,老爷爷说:“孩子们,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两只狼。这两只狼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畏惧、虚伪和谎言;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勇敢、诚实和爱。”在这部小说里也诉说着相同的观点。最终摆渡人苏珊娜因自己的私欲,把自己引领的灵魂一并带入了歧途。在庆幸着崔斯坦与迪伦美好的结局时,对苏珊娜与杰克的结局感到惋惜…

  《摆渡人》读后感 篇12

《摆渡人》一个关于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的故事。关于生存、死亡和爱情的故事。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独自踏上一列火车去寻找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一场火车事故,当她爬出火车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她以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她却是唯一的逝世者。

遇见

走出火车残骸的仅仅是她的灵魂而已。在一片荒原的世界里,迪伦见到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他带领着她,保护着她,穿越茫茫荒原,护送她的灵魂到达应该去的地方。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被摆渡的灵魂,在知道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后,迪伦没有颓废和消沉,而是淡定的接受了死亡的事实,她在崔斯坦的引领下,与如影随形的恶魔们勇敢抗争,从最开始的依靠,信赖,慢慢变成了纯洁的爱恋。

爱上

被摆渡的灵魂爱上了灵魂摆渡人!可是这份爱注定不被允许,迪伦有自己的归宿,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当迪伦跨越摆渡的终点边界线时,却没有看到答应与她一起离开的崔斯坦,痛苦欲绝的迪伦最终决定冒险尝试任何灵魂都没有做过的事情——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寻找自己的灵魂摆渡人,自己的爱人。

又是一条充满未知和艰险的路,为了爱,迪伦选择了一场可能让自己灵魂灰飞烟灭的豪赌,尽管前途未卜,可她依然步履坚定。

上天还是眷顾了这对有情人,在茫茫荒原,迪伦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极力劝说崔斯坦跟随自己回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她的世界,尽管这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情,尽管一切都充满未知和风险,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愿意冒险尝试,只因他曾答应过迪伦绝不会失去她,一定要保护她!

最后

这一次,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带领着他义无反顾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车,去寻找自己的身体。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伦在进入火车残骸后就紧紧抓着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错乱不堪,漆黑一片的车厢时,不慎摔倒的迪伦还是丢开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来的迪伦如愿地回到了人间,满心却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她为丢开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却看见向自己走来的崔斯坦对着她说:原来你在这里。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因为迪伦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灵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护她一生。

感悟

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崔斯坦,摆渡了她的灵魂,摆渡了她的人生。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的行动,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摆渡人》读后感 篇13

人过中年,平日所读之书多是时政财经官场商战历史名传之类,多少年已不再读青春励志、激荡灵魂的书了,近日偶读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陡生感慨:人生就是不断穿过一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坚定总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孤独而无助,同学的嘲弄、母亲的冷漠,为了重温久逝的父爱,她踏上了开往远方的火车。不幸的是途中突发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以为自我是唯一的幸存者……

似乎专为她等候的男孩崔斯坦,带她走向无边的荒原,当她逐渐明白自我才是惟一的遇难者之后,并没有悲观颓废,而是跟随上帝派给她的摆渡人,越过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泽地恶水湖……应对随时而至的恶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成为孤魂野鬼,坠入地狱,亦幻成魔。

因为职责,崔斯坦最终护送她到达灵魂的天堂,并再去摆渡一个接一个的灵魂,机械地周而复始就是他的工作,从不曾思考自我的过去和未来。

因为爱,迪伦竟走出多少冤魂梦寐的天堂重返荒原,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反摆渡,并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

二十年前当我还在铁路学校读书时的青涩年代,时常悲观无望地苦叹、恐惧着所要面临终生居无定所四海流浪的工作时,内心便哀怨地以"荒原浪子"而居了。读过《摆渡者》却猛然感悟:真正的荒原并非地理环境或海涯天边,荒芜的往往是我们逐渐贫瘠的心灵和日趋干枯的灵魂!

刚踏入社会时,懵懂的世界的确是一片荒原,为我们排解工作心理各种困惑的师长,无异于就是我们的摆渡人,使我们渐有立足之地!

无论为官为商为国为家,一项事业、一份工作、一段姻缘、一份情感,总会有时起、有时落,谁也不可能一向都一帆风顺、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

人生的.荒原可能不止一处、不仅仅一时!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如果我们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会能体味到阳光其实依然灿烂呢!犹如书中所描述的,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暖阳,静谧如水。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你加倍的体验。

一个个人生的渡口,不可能永远都有为我们摆渡的先知和导师,仅有坚信自我!坚守内心!穿过荒原、就能彼岸花开!

《《摆渡人》读后感合集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