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人》读后感(9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摆渡人》读后感 篇1《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一本畅销小说。克莱尔麦克福尔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派作家。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饱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摆渡人》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一举摘得多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该书讲述了一个敏感而略带自卑的单亲女孩儿迪伦,在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亲的旅途中因火车事故丧生,灵魂漂泊,在摆渡人的带领下穿越了荒原,却又返回荒原寻找她的摆渡人,最终带着摆渡人回到人间的故事。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谁是谁的摆渡人呢?
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籍,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的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迷茫而又无聊的生活,让她显得沉闷而又烦燥,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亲。这样一个女孩儿,好像一直都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孤独而又无助,让人倍感怜惜。迪伦去看望父亲的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的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她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儿的身影。男孩儿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
男孩崔斯坦引领着迪伦的灵魂翻山越岭,走向目的地。一路上他淡淡地回避着迪伦的各种问题,不愿直接告诉她已经死亡的真相。直到迪伦在与恶魔搏斗时,发现身体奇怪的表征,才逐渐意识到肉体已经死亡的事实。在一次次的危难中,自卑软弱的迪伦开始变得勇敢坚韧起来,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情窦初开的女孩儿,渐渐喜欢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她情真意切的关心与信赖,逐渐唤醒了摆渡人几百年来内心深处盲目的情感。然而,摆渡人的工作决定了他送女孩儿到达目的地后,他将再也不能见到女孩。
人性的回归,能够让人找到真实的自我,感情的力量能够让人战胜恐惧。迪伦不愿意在时间静止的另一个世界孤独的等待,她决定即使万劫不复,也要重回荒原寻找崔斯坦。以前阅遍人间生死离别几近麻木的摆渡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灵魂深处对生命的认知,对生活的热情向往。最终人性的伟大,改变了命运,女孩儿与摆渡人勇敢的选择即使灰飞烟灭也要在一起的决定,他们一起回到肉体死亡现场,回归人间。
通读全书后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以爱为基础的著作。这种爱贯穿全书,也是全文的主线。它支撑着女主角的执着,支撑着女主角在穿越荒原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遇到困难不抱怨、不妥协,哪怕明知前途困难重重,哪怕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自己也要勇敢的跟着爱前行。爱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爱让胆小懦弱的的人变的坚强、勇敢;爱让没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躯。这是一种超越感情的大爱,不仅仅有感情,更有对生活的热爱。如果说,摆渡人引领了女孩儿的灵魂,那么某种程度上,女孩儿也是摆渡人的灵魂摆渡人。
阅读《摆渡人》,更像是跟随主人公的经历,成长自己的心灵。灵魂的摆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个世界,也更意味着认识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假如我们的内心有一片荒原,那心灵的摆渡人,是我们的亲人、朋友,没有他们的陪伴,或许我们很难完成这趟旅程。也正因为有他们,内心的荒原才会开花。正如书的封面上写的一句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摆渡人》读后感 篇2读《摆渡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我也一不停地问自己,谁是我的摆渡人呢?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的故事简单:女主角迪伦是一个15岁的的少女,单亲、内向、敏感、聪明,常常将自己彩色的梦想藏在心中,因为现实生活总是充满灰暗与不堪。痛苦中的迪伦因与从未谋面的父亲通话,瞒着母亲选择独自一人踏上寻找父亲的旅途,但是因为火车在穿越隧道时发生了车祸,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黑暗。当迪伦不顾一切地爬出车祸的隧道,一路往前奔跑时,在隧道出口看见了等待“她”的男主角—崔斯坦。在无奈的选择下和崔斯坦一路前行。一路上,迪伦一直以为自己是车祸唯一的幸存者,她不知道她其实是这起事故的唯一遇难者,并且她的灵魂已经脱离肉体,而崔斯坦是他的灵魂摆渡人。灵魂摆渡人的工作就是帮助“她“穿过一片充满危险的荒漠到达灵魂应该栖息的彼岸,在那儿每个灵魂才能停止游荡而正常的生活。然而,穿越荒漠的必经之路充满未知、艰难、还有与恶魔的斗争。迪伦需要在崔斯坦的带领下与荒漠中各种摄取灵魂的恶魔们进行斗争,并且在夜晚来临时必须赶到安全屋躲避,如果一旦失败,迪伦的灵魂将永远沉入地狱。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在充斥着恐惧的赶路时间里,迪伦的天真、执着和努力吸引着崔斯坦,让崔斯坦逐渐抛开那个冷漠的灵魂摆渡人身份。而迪伦也慢慢意识到自己对崔斯坦的依赖与日俱增,对崔斯坦的爱也悄悄萌发。并且通过多日的相处,彼此的信任也给予对方一次次的`勇气和力量抵抗魔鬼的多次的袭击,用尽全力保护着对方。相携相伴的两人就在穿越荒漠到达灵魂栖息地的边界时,在满怀对新生活的憧憬时,迪伦才知道崔斯坦只能在荒漠里待着,因为灵魂摆渡人的身份是崔斯坦不可摆脱的宿命,因为他需要在荒漠里继续引导一个又一个的灵魂。而此时,迪伦也才发现,即使穿过荒漠,跨入栖息地,自己还是只能与孤独相伴。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荒漠
书读到这里,也快接近尾声。迪伦和崔斯坦在荒漠上的经历有如意识中的幻觉,只能出现在回忆里!然而,终于回到舒适的生活中的迪伦却选择离开栖息地回到荒漠,冒着灵魂被恶魔吞噬的危险一路逆行寻找崔斯坦,只因意识到离开崔斯坦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并且在他人的指导下,迪伦重新回到荒漠,找到崔斯坦,打开荒漠的大门,让灵魂回到自己原本的身体里,并重新回到现实世界。在历经了千辛万苦后,迪伦终于与崔斯坦相见,并且用爱鼓励崔斯坦选择相信能够回到现实的可能。为此,崔斯坦怀着对迪伦的爱和信任,做出一次次尝试,哪怕因此受到惩罚而失去生命也在所不辞。
故事的结局完美,回到迪伦出车祸的隧道,迪伦在医生的抢救下苏醒,并且在隧道出口崔斯坦出现了,彼此相认。
砥砺前行,到达彼岸
合上书,封面上方淡淡的一排小字“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 ……此处隐藏7106个字……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呢?而你又能成为谁的摆渡人呢?
《摆渡人》读后感 篇8曾多次听夫人介绍了英国著名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科幻小说《摆渡人》爱与选择的故事。清明假期,我在家中认真翻阅这本“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的佳作,更为上面两句话的光环所吸引。
是的,它是一篇令亿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叙写了一个15岁小女孩的成长与救赎之路。处于青春期的单亲女孩迪伦压抑、痛苦、无奈、迷茫,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世界无比苍凉。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罹遇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魑魅魍魉。荒原中,迪伦遇见了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他一路拼命地保护她,并让迪伦年轻的生命第一次有了渴望许久的安全感,迪伦渐渐地喜欢上了崔斯坦,在他的引导下终于来到了天堂的彼岸——传说中最美丽的地方。然而对她来说,失去了心爱的陪伴,天堂不过是座散发虚幻光芒的荒芜城堡。走过分界线后,她便再也见不到崔斯坦,对崔斯坦的思念让迪伦痛苦万分,逐渐坚强起来的迪伦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为爱寻找,为缘坚守。初走荒原,崔斯坦是她的摆渡人,而再次返回时,没有了摆渡人,迪伦靠的是自己强大信念和爱的潜能。她逆行在危难四伏的荒原,披荆斩棘并回到了起点,最终和崔斯坦相拥在一起。为了找到他,她愿意付出生命与灵魂的双重代价,跌入炼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他们的角色打了个颠倒,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我们一定要回去!”
命运,从迪伦和崔斯坦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路途。每个行走在荒原中的人们,都将天堂视为自己灵魂的终点站,他们拼尽全力地向着自己的理想与幸福奔跑,却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但是迪伦和崔斯坦却是个例外,在荒原中,迪伦遇见了男孩崔斯坦,他的笑容令人内心宁静,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秘莫测。最重要的是,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陪伴在她的身边,不离不弃。她的灵魂不同于所有他曾经保护过的灵魂,即使自己身处险境,依然对世界和他人充满好奇,富有同情心,还有只属于少女的娇羞与悸动。两人在荒原中相依伴行的故事是整本书中最温暖的一段:他们从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恋,像一对儿真正的小情侣一样聊天、心动、争吵、拥抱…这一切在危险的荒原之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仿若时光静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间。再远的旅程,终需有一别。两株刚刚萌发的爱情幼苗,被一块看不见的帷幕阻隔在冰冷的两个世界。
地狱、荒原、天堂,摆渡人引领的是人的灵魂,而指引摆渡人来领航的,却是我们自己,修己才能渡人。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像所投射出来的荒原,或风景清丽,或障烟重重,有悬崖峭壁的起伏,有深不可测的黑水,而这个神秘的灵魂摆渡人也可以自我投射、设计和历练。人生总有困难或挫折,命运的恶魔时而也会光顾,面临艰难的选择,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或壁垒,而是我们心底的勇气和善念遭遇毒手。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明了自己的摆渡人来引领自己,每个人的荒原最终也只有自己改变自己、自己陪伴自己。漫漫人生路上最好的摆渡人往往也是不断修炼的自己。自助助人、自渡渡人,我们坚信:充满着对爱善的向往和信念的恒持,奇迹终将会出现,孤独、怯懦、恐惧与担忧的人生荒原将被坚定地抛在身后!
《摆渡人》这本书值得大家悦读和深省,但愿能引起您的共情!
《摆渡人》读后感 篇9第一次对一个小说痴迷到身体像是跟椅子长在一起去了,从中午1点一直到晚上8点,整整8个小时没有起身。
感悟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正是内心世界所映射出来的模样
小说里迪伦在肉体死后所来到的那个世界里,满地的荒野和山丘,沼泽和泥地,都是她阴暗消极,悲痛恐慌所匹配出来的景象。她任何情绪上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天气的状态,悲则乌云密布,喜则晴空万里,而恶魔们只能在没有阳光的时候才能活动,所以为了尽可能延长安全时间,摆渡人崔斯坦竭尽所能让她饱有好的心情。
大多时候我们所看到这个世界悲伤的一面以及诸多的不如意,抱怨上帝的不公,埋冤糟糕的运气,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消极情绪产生的连锁反应。这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而是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当我们开始相信:你笑,世界都会对着你笑的时候,会发现,生活真的开始善待我们。
感悟二:真正阻挡我们前行的,是内心的恐惧和徘徊
一直以来,迪伦都以为那些恶魔是无法战胜的敌人,在看过无数灵魂被他们拖下深渊,也亲身体验过险些魂飞魄散的`惊恐。本能的以为,自己能顺利的度过一道道难关,完全是因为有崔斯坦的保护。直到自己决定孤身一人寻找生死相守的崔斯坦,她开始变得勇敢,坚强,睿智,而恶魔有着所有恶人共有的贪婪,会寻找他们认为弱小的群体发起攻击以确保自己耗费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收益。
很多时候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会不自觉的认为前方的路有千难万难,找到无数个借口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放弃。其实我们只是害怕受挫,害怕失败,一遍一遍的向往着未知的世界,却又没有走出舒适区的勇气,所以一直在原地打转,把梦想束之高阁,然后再日复一日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羡慕着别人的人生。
感悟三:所谓的“不可能”,大多时候只是怯懦的遮羞布
当迪伦决定回头寻找崔斯坦时,历经世事的乔纳斯很明确的告诉她,她会因为这个违反常规的做法而丧命。当迪伦成功找到崔斯坦,提议跟他一起去人间的时候,崔斯坦也信誓旦旦的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然而,事实证明,迪伦的坚持是正确的,她不仅没有因此而丧命,反而和心爱的人一起来到了人间。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过无数个不可能,也时常看到有人把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实现。问题是,在我们听到“不可能”3个字的时候,会本能的对此深信不疑,然后当别人询问我们同样问题的时候,再将这个“不可能”传达给其他人,几乎没有人去怀疑它的真假,没有人思考那些给出意见的人,他们是否有亲自经历过我们所说的事,即便有过亲身经历,他们的做事方法是否和我们的一样?
《肖申克的救赎》里这样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救人。圣人是极少数的,但至少我们可以变得勇敢,试着成为一名强者,对于别人口中的“不可能”提出质疑,并在必要的时候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感悟四:最好的爱情,是彼此成为对方的摆渡人
摆渡人崔斯坦拼命保护迪伦来到天堂的彼岸,他拯救了迪伦的灵魂,让她得以在死后和家人团聚。而后来因为对爱情的执着让迪伦克服千难万险找到崔斯坦,也因为对爱情的渴望让她有了返回人间的想法,而此时一向勇敢的崔斯坦因为对于打破规则所可能造成的后果担忧害怕而开始变得怯懦,终于在迪伦的鼓励下战胜恐惧,和她一起来到人间,这个过程中迪伦实现了对两个人生命的救赎,同时让他们获得了更美好的爱情。
爱情的模样有很多种,最美的样子应该就是彼此成为对方的摆渡人,在边走边爱的过程中两个人一起慢慢变好,各自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吧。